第1709章 夜歌(1 / 2)

苦力們點頭,對,勞動不丟人,雖然他們也不想勞動,但勞動都勞動過了,隻能這麼安慰自己,標榜自己。

江凡嗬嗬,然後在他們心裏紮下了一根刺。

“嗬嗬……你們境界真高,這樣吧,等你們幹苦力幹完的時候,我給你們說個故事,到時候,我保證你們痛徹心扉。”

說完,江凡不再理他們,開始攆人,理由是老子要聽聽力,別打擾老子學習。

梁水心裏有點忐忑,他不相信江凡知道真相,因為江凡說要講個故事,

大概是想編個故事嘲諷苦力們,應該和真相無關,但看著裝模作樣聽聽力的江凡,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苦力們心裏也貓抓似得,江凡就這麼肯定他們會後悔,似乎有什麼隱情啊,但是江凡不願意說,聽聽力?聽個毛線,你個垃圾差生。

這根刺,是真的刺進了梁水和苦力們的心裏。

江凡也是真的在聽聽力,而且還是最低等的階段,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聽,先把單詞搞明白了。

他準備把英語搞起來,因為他確信這輩子能到達的高度,用到英語的地方會有很多。

所以和這幫人的玩笑,隻是學習中間的調劑,雖然他們有的說話不太客氣。

就算是心智明顯成熟一些的梁水,江凡也不是很在意,大概是因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他的歸宿,但他永遠不知道自己麵對的是一個怎樣的江凡。

就像螞蟻永遠看不見大象的全貌,而大象,麵對螞蟻的撕咬,大概也隻會輕輕的甩一下鼻子,或拍打,或驅趕,根本沒放在心上。

強子已經知道了苦力的內幕,昨天江凡已經告訴他了,所以他一直在旁邊看戲,在這件事情上,江凡不可能吃虧。

但他還是有點擔憂江凡的狀態,因為江凡不久前說過自己的迷茫,因為江凡在課堂上連簡單的英語聽力都聽不懂了,還因為梁水隱蔽的嘲諷。

有句話說誰的青春不迷茫,肯定句。

同理,誰的大學不迷茫,或者說,誰的大學沒有一段迷茫的過程。

大學之前,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就是考大學,成績好的衝擊名校,條件好的衝擊外國的名校,成績差的也想有個差不多的學校上,和老師,和同學的關係也簡單,成績好就行了。

但進入大學,一切都不一樣了。

人們說大學就是一個縮小的社會,有點誇張,但是表達的意思是對的,大學複雜了。

首先是學習,大學裏的優秀不再以分數為標準了,因為大家都開始意識到,大學以後要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怎麼才能更加容易的融入社會,什麼對工作有好處,才是最重要的。

但卻又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可能學習課本有個好成績是對的,可能和同學老師搞好關係是對的,可能多接觸社會才是對的,學生們忙碌著,或頹廢著,但都在迷茫。

然後是人際關係,大部分學生都會有這麼一個常識,大學同學是你以後工作生活中能用到的最多的人。因為同一個專業,同一個學校,以後就是同一個行業的工作者,就是校友。

所以大學裏應該多交朋友,但誰知道到底誰會在將來對自己有幫助呢?那就盡量和每個人都搞好關係,也不需要多親密,能夠說得上話就行。

但剛進入小型社會的獨生子女們,真的知道怎麼和人相處嗎?他們或者她們恐怕連和室友的關係都沒處理好。

所以麵對未來,麵對人生,怎麼可能不迷茫。

前世江凡也迷茫過,而且他的迷茫來的很早,大一開學兩個月後就開始迷茫了,迷茫的時間也很長,一直持續到大二。

現在的他自然不迷茫了,他隻想好好的過好自己的生活。

但強子很顯然不知道,他覺得江凡雖然忙碌著,卻是那種迷茫的忙碌。

沒看課堂上,連簡單的英語聽力都聽不明白了。

所以,強子破天荒的晚上沒有回宿舍打遊戲,而是陪著江凡自習到了九點。

一是覺得兄弟今天被梁水陰險的鄙視了,需要陪伴,二是這貨在手機上搜了一天的心靈雞湯,準備勸勸江凡。

回宿舍的路上,強子準備了一天的心靈雞湯最終沒能說出口,因為他決定來點實在的。

“江凡,畢業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江凡詫異,這麼具有計劃性的話題,不應該從強子嘴裏說出來吧,不過還是想了想,給了一個真心實意的答案。談到打算和未來,每個人都是同樣的記憶。

從小就開始被老師逼著寫,未來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大一點,學了理想這個詞,作文裏還要寫那些稍顯空洞的詞彙。

長大後,有了生活和挫折,才會有點真正腳踏實地的打算。

其實說起來挺悲哀,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來年都在學校,但畢業後,才發現學校和生活之間隔了一條宏大的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