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係統的特工訓練課程裏,方成功他們的身心都受到了一次重要的洗禮。麵對著那些魔鬼式的訓練方式,他們每個人都付出了無數的辛酸與汗水,幾乎每個人都在訓練中受到過或輕或重的身體傷害,真可謂是付出了血的代價。但他們同樣有著許多的收獲,眼看著自己的特工本領一天比一天強,每天都在向那個神聖的特工夢想邁出重要的一步,他們同樣充滿著欣慰與自豪。
如果說訓練過程裏受到的身體傷害,以及為了應付訓練課程而全身心的精力付出,僅僅是讓方成功等人倍感疲憊的話,那麼,一次次的送別身邊那些被淘汰的戰友,才是他們感覺到最為心酸的事情。正如總教官在開場白裏所提到的那樣,那些特工訓練專家們真可謂是鐵麵無私,陸續的從這支特訓隊伍裏淘汰了一部分成績相對落後的學員。
和方成功他們這些一直留在這支隊伍裏的學員相比,那些被淘汰的學員和他們幾乎同樣的優秀,也許他們僅僅是犯了一個不經意的小錯誤,也許他們僅僅是身體上碰巧遭遇到了一些類似於感冒等等的意外,更或者是他們也許僅僅完全是因為運氣不好,在訓練成績上不幸有所滑落,從而被淘汰出了這支神聖的隊伍。
但這一切都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事情。國家安全局對於每一名特工的基本要求,就是他們必須要在工作中保證“零失誤”。特工這一特殊的職業,要求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百發百中”,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失誤,哪怕是那種最小的失誤,也很可能會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傷害與損失。
被淘汰的那些學員,對這支神聖的隊伍自然是有著許多的留戀與不舍。而留下的那些學員,同樣是對於那些朝夕相處、眼睜睜的看著被從他們身邊淘汰的學員,有著許多的留戀與不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他們這些留下的學員,親手斷送了那些被淘汰學員的特工夢想。
但無論是被淘汰的那些學員,還是暫時留在這支神聖隊伍的那些學員,他們心裏都很清楚,出現這樣的必然局麵,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事情,這就是生存原則,就是達爾文所說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生存原則。
況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些被淘汰的學員,雖然斷送了他們的特工夢想,但他們的身心皆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從這樣的一支神聖隊伍裏被淘汰出去,他們絕對不是失敗者,離開這裏以後,他們仍然會成為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佼佼者,他們仍然可以在人生旅途上抒寫出絢麗的篇章。
相反,像方成功他們那些暫時留在隊伍裏的學員,除了繼續要接受那些魔鬼式的訓練以外,他們的心裏還會時刻的憂慮,他們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淘汰的學員?這樣的憂慮,以及一部分表現並不是足夠優秀的學員所具有的等待淘汰的恐懼,反而是對他們心理的一種重大的考驗與折磨。
三年艱苦訓練的時間,顯得既短暫又漫長。短暫是因為他們每天都生活得那樣的充實與繁忙,所以慢慢的他們已經忽略了時間的概念,直到某一天他們突然意識到三年的訓練課程已經悄然結束。漫長是因為如果要將這三年的時間分割成每一天的話,他們都是過得那樣的辛苦,即使說是度日如年也不為過。
讓方成功值得慶幸的是,他成為了最終留在隊伍裏的一員。這支神聖的隊伍,經過三年漫長時間的訓練與考察,特工訓練專家們最終冷酷的淘汰了19名學員,比領導下達的淘汰指標多了一名,淘汰率剛好是一半。
方成功三年來訓練課程的成績幾乎全是A等,最終的考核排名是第七名。雖然未能進入前六名,但他對於這個排名已經足夠的滿足。他從這個成績排名裏得到了不少的信心。他堅信,自己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特工。
在這三年的時間裏,方成功在中國XXXXX部隊裏的履曆一直在正常的流動。當初他到部隊報到(當然,實際上他並未去報到)時的軍銜是中尉,而三年後他結束特工訓練的時候,他的軍銜已經自動成長為少校。
方成功以少校的軍銜轉業到了位於北京的中國XXX石油集團公司,在集團公司總經理室從事秘書工作。當然,正常情況下,像他那樣的少校軍銜,是不可能轉業到如此好的單位。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好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因為他大學時候學習的專業就是化學,對於石油化工行業本身就有著比較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因為,國家安全局的領導為他在石油部裏虛構了一位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的遠房親戚,正是這位遠房親戚親自參與了運作,他才能夠獲得如此好的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