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順手從枝上摘下一朵牡丹花,湊上鼻子輕輕的聞著。然後悠然說道:“當今天下固然以大王和項羽為大,卻也不能忽視齊國、趙國等。此等人乃虎狼之側的豺、豹、野狗也!若虎狼傷其一或者兩敗俱傷,群獠必然群起攻之!此大王不得不防之處也!臣以為,大王若欲一統天下,楚國固然要滅,其餘諸侯也要滅!大王此次襲擊彭城,齊國、趙國必然作壁上觀!大王可大勝之後再故意製造一場大敗,然後以此為由問責與齊趙等,然後命大將軍韓信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征伐各國,大王則堅壁清野,與項羽或戰或守,主動權全在大王之手!大漢有糧草支持,楚國恐不及也!待諸侯皆從,到時候再一鼓作氣,項羽必然授首也!”
劉邦暗想,曆史上本來就是劉邦一路攻入彭城,然後因為驕傲自大,在彭城驕奢淫逸,以至於項羽打進來了才知道,最後導致大敗而逃,老爸老婆等家人都被項羽擒獲,現在張良居然讓自己詐敗,難道這也是要與曆史接軌嗎?不過既然是詐敗,那自己損失也就小了,大軍交給韓信,項羽自然滅不了他們,自己帶著遊擊隊,跑的肯定快多了,項羽也殺不了自己幾個兵!再說了,自己還有英布和彭越策應呢,到時候要跑還不容易嗎?
劉邦於是就道:“子房所言正合我意!好,就這麼辦了!”
第二日,劉邦召集洛陽軍民在洛水邊為義帝楚懷王發喪。劉邦親自主次祭奠儀式,當著幾十萬軍民的麵,劉邦痛哭流涕又激情十足的朗誦了祭文。祭文曰:
義帝乃楚國王室之後,天下為抗暴秦,共立為懷王!帝身負天下重任,對抗暴秦,實乃天下英主也!項羽小兒,仗勢欺人,冒天下之功,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更欲步暴秦之後,乃誅義帝與江水之中,大逆不道也!本王今日為義帝發喪,盡起關內之兵,願與諸侯王共除項羽,一安義帝在天之靈,二安天下蒼生之心!
劉邦聲情並茂的朗誦完後,在場的軍民無不群情激昂,高呼:“殺死項羽為義帝報仇!漢王萬歲!”之類的口號!
劉邦見已經賺夠了民心,而且料定天下諸侯得知此事,即使不派人追隨討伐項羽,隻怕也不敢與自己為敵了吧!
祭奠已畢,劉邦拔出斬蛇劍,命令大軍立即進發,目標:曲遇!
由於劉邦此次輕裝上陣,手下全是清一色的騎兵,因此進軍速度極快!不到兩日就攻到曲遇城下!
選擇從曲遇這條路線原因很簡單,彭越就在這附近!
項羽進攻齊國,帶走了手下所有的名將精兵,而且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打得這麼艱難,原本想三下五除二解決了齊國,可是如今一年多了,還是沒有進展!反而是劉邦自出關以來,所向披靡,兵鋒已經直逼楚國心髒!
所以項羽留下守土的都是一些下三流的角色。曲遇守兵不足五千,守將李四是被英布搞死的李麻子的親弟弟!因為哥哥戰死疆場,李四得以享受烈士家屬的待遇,派到這裏當了個守將!
劉邦也不強攻,卻隻派出五十騎前去挑戰,自己帶著大隊人馬悄悄埋伏在離曲遇十裏開外的李子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