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子嬰留守(1 / 2)

蕭何帶著王陵來到櫟陽參拜劉邦。

劉邦老遠就看到一個高大的漢子跪倒在地:“王陵參見漢王!”

劉邦一高興,小跑過來一把扶起王陵道:“好個王陵,當初居然舍本王而去投奔項羽,該當何罪?”

王陵本來聽了此話嚇了一跳,可是看到劉邦一臉喜悅的表情,也知道劉邦是在和他開玩笑。趕緊道:“大王恕罪,王陵當日有眼無珠,誤信雍齒所言,這才背離了大王,如今王陵已經大徹大悟,終生為大王驅使也!”

雍齒?劉邦暗想這人有點印象。於是說道:“雍齒這家夥跑哪兒去了呢?怎麼不一起叫來為我效力?”

王陵一愣,雍齒當初可是打過劉邦的呀,難道劉邦一點不記仇嗎?還要收為已用,劉邦的胸懷果然大啊!自己這次做出的決定太英明了!

王陵回答道:“大王,雍齒如今為項羽鎮守沛城呢,大王若是要雍齒效力,隻怕不易!”

劉邦道:“怎麼了?他不願意嗎?還是為何?”

王陵道:“雍齒此人心胸狹窄,當日曾與大王結下梁子,而且向來不服大王,如今既為項羽部下,豈能為大王所用?”

劉邦歎息一聲,說道:“其實你們都看錯了,雍齒此人有勇有謀,是個帶兵的好手。這樣吧,他日你們若是與他對戰,不可傷害與他,他若降,就收下,若不降,就放了他把。”

王陵感動的熱淚盈眶,說實在的,王陵雖然不是很喜歡雍齒的為人,不過做為從小玩到大的好友,自己還是時刻關心著他的,眼下劉邦承諾一出,自己還能不被劉邦的高風亮節折服嗎?

王陵拜服道:“大王天子之胸襟,王陵佩服!”

劉邦笑了笑道:“此乃男子漢氣魄,項羽自稱霸王,本王又豈能隻能望其項背?王陵聽封,本王命你為武關太守,克日前往武關替換圖先,領兵鎮守此關中屏障,不得有誤!”

王陵大喜謝恩:“多謝大王,臣必肝腦塗地,以報大王知遇之恩!”

王陵的事情解決了。

劉邦此時已經收到各路軍馬的戰報。

曹參自從攻下洛陽之後,有陳兵黃河,準備收拾魏國。魏王豹當初也是賴項羽之恩,才光複魏國,因此對項羽言聽計從,此次也決心和漢軍決一死戰。

韓信則親率大軍攻占了殷國,還擒獲了殷王司馬卯,韓信已經將殷國改為河內郡。

劉邦這時候有點坐不住了,手下各路人馬均有斬獲,自己再坐在櫟陽享福,可有點心癢難耐啊。

劉邦立即召開大會。

眾人來到櫟陽宮坐定之後,劉邦就道:“各位,大將軍韓信和遊擊將軍曹參連戰連捷,如今我大漢已經士氣如虹,本王決議親赴黃河,準備渡河討伐魏國。本王一走,關中需一人鎮守,代我發號施令,各位先議一下吧!”

儷食其出列奏道:“大王乃萬金之軀,豈可以身犯險?不如親自鎮守關中,專等大將軍捷報即可!”

劉邦搖頭不語。

廷尉周昌起身道:“廣野君之言謬也!大王親征,一來為天下表率,二來大壯軍威,此乃明君所為也,臣周昌願意追隨大王一起出征!”

劉邦滿意的看了看周昌一眼,這周昌居然如此識大體,也難怪當初蕭何要推薦他做廷尉。

一時間,場上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劉邦親征,一派則認為不該冒險。

劉邦見蕭何半天不說話,於是問道:“丞相有何高見?”

蕭何出列奏道:“大王若親征,臣願親自督運糧草,此乃戰場之關鍵也!大王若不親征,臣願親自領兵前往,討伐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