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這天下百姓還處在戰亂之中,自己的確不能隻顧自己一時之清閑,而棄世而去!
張良再次跪伏在地道:“大王所言極是,臣當殫精竭慮,為大王早日平定天下!”
劉邦大喜:“如此甚好!我有子房,天下百姓可無憂也!”
張良謙虛道:“大王乃千古奇才,日後也必為一代賢君!臣有幸輔佐大王成就大業,實乃臣的福分!不過大王成就大業之時,請準臣皈依道門,以遂臣平生最後之願也!”
劉邦暗想,這一統天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呢,到時候再說吧!這張良也是的,當個雜毛老道真有那麼愜意?哪有我這樣坐擁天下,嚐盡四海芳草來得爽快?
想歸想,劉邦還是一把扶起張良道:“子房願誠心助本王,本王亦誠心相待也!本王今日許下諾言,他日天下太平之日,子房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要坐坐大漢的龍椅,本王也絕不多言!”
張良慌忙再次跪倒:“臣豈敢?臣屆時隻需一草廬足矣!”
就在這時,盧綰來報:“大王,宛城傳來急報!”
劉邦大驚道:“宛城出事兒了?項羽不是還在和齊國交戰嗎?”
盧綰忙道:“大王,不是項羽,是您剛剛封的那個韓王,他跑宛城跟宛城守將王陵幹起來了!”
劉邦大奇:“韓王信?他沒事跟王陵幹什麼仗?這王陵又是何人?”
盧綰道:“大王怎麼把王陵給忘記了?王陵也是咱們老家的人,當時本來是要跟大王一起起事的,隻是家中老母無人照料,這才沒有跟隨大王!隻是後來天下大亂之際,王陵也聚集了一支兵馬,先是占據薛城,而後被項羽手下排擠,憤然率兵離開,也不知怎麼的,居然後來擁兵五萬多,估計是趁著楚國和齊國交戰,大王又居於漢中,於是趁機霸占了宛城,又趁韓王成去世之後韓國無人,在韓境大肆擴張,占據了韓國大片土地,這韓王信要回去收拾韓國江山,自然要和王陵發生衝突,所以掐了起來!”
劉邦聽了盧綰之言,這才恍然大悟。
張良一旁聽了,不慌不忙說道:“恭喜大王!”
劉邦覺得張良所言簡直是讓他莫名其妙,這還算什麼喜事?韓王信好歹也是自己親手封的韓王,被人家揍了,還是喜事?
張良接著說道:“大王有所不知,這王陵當初見大王一路西進,奪取關中,率先進入鹹陽之時,曾有心前來投奔大王,隻是害怕大王不待見他,所以悄悄潛伏起來!如今天下英雄唯項羽與大王也,王陵豈能不知?他如今做此之事,不過想引起大王和項羽的注意而已,大王何不派一心腹之人前去曉以大義,許以高位,王陵又曾交惡於項羽,如此,王陵必歸大王也,大王無故增添幾萬人馬,豈不謂喜乎?”
劉邦聞言大喜!張良的分析頭頭是道,的確是這麼回事兒,如今天下皆知,自己要跟項羽算總賬,以各路諸侯的實力,明顯是要挑一邊站的,一麵他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劉邦道:“子房之言甚為有理,依子房之見,派何人前去為好呢?”
張良回道:“丞相大人往日曾在沛城為官,與沛城各路英雄多有交情!”
劉邦頷首道:“如此甚好,盧綰,傳我旨意,命蕭何為使,前往宛城說服王陵!”
盧綰領命去了。
王陵到底是否會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