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道:“沛公,末將讚同結盟!今天下正反雙方已經形成對峙之勢,秦國不能滅各國,各國若單一作戰,肯定必敗無疑,為今之計就是各國結為同盟,各國形成掎角之勢,協同作戰,待到時機成熟,一舉擊潰秦軍主力,然後攻入鹹陽,秦必亡也!”
劉邦點頭示意道:“韓將軍所言極是。命韓信為大將軍,統領沛郡之軍,留守後方,並隨時待命!命盧綰率‘雷霆營’為前部,打探情報,彭越、英布、樊噲、周勃、陳平隨我領軍兩萬,前去會稽與諸侯結盟!”
樊噲急忙道:“沛公,怎麼就帶這麼點兵去?結盟事大,我軍勢力若是落於下風,豈不被眾諸侯恥笑嗎?”
劉邦笑道:“秦必亡也,到時候天下又會出現群雄逐鹿的局麵,我先示弱,讓諸侯皆以為我劉邦不堪一擊,必然不會注意到我們頭上,待諸侯相互傾軋,疲憊不堪之時,我軍在出手,天下唾手可得也!”
眾將紛紛拜服:“沛公大智,我等不及也!”
第二日,劉邦命人將虞姬送去沛城,虞姬本想跟劉邦同行的,可劉邦心想此次去是打仗,再者,自己是去見項羽,而曆史上項羽跟虞姬可是有故事的,雖然虞姬現在跟著自己了,可也難保不會出現什麼狀況,跟曆史接上軌,那自己不是戴個綠帽子嗎?
於是,劉邦就軟硬兼施的給虞姬做了工作,然後休書一封給家人,讓他們好好對待虞姬,自己則帶著眾將和兩萬大軍出發了。
公元前208年9月9日,楚王熊心、齊王田巿、魏王魏豹、韓王韓成、燕王韓廣、以及劉邦等共聚會稽,商討伐秦大計。趙王趙歇來不了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攤上大事了,他為項羽出頭,章邯大怒,舉大軍二十萬,傾力攻打趙國,如今趙王被章邯圍困在了巨鹿,正在苦苦支撐呢,趙王派出敢死之士,衝出重圍,向眾諸侯求救呢。
由於是在楚國的地盤上召開的結盟大會,楚王熊心自然就成了帶頭人,項梁戰死後,楚懷王命宋義為大將軍,名義上統領全國兵力,不過大家其實都知道,項梁雖死,但還有項羽在,項羽才是你楚王的代言人嘛。
結盟大會就在項羽的主持下開始了。
項羽起身高聲道:“各位大王,各位義軍首領,今日我等在此結盟,共商伐秦大業,如今秦國大軍已經包圍了攻入趙國,圍趙王歇於巨鹿,形勢危在旦夕,我等當以大義為重,克日前往解圍,不知眾位大王有何提議?”
眾人聽說趙國被圍困,均是一臉惶然,要知道六國雖然名義上複國了,可是跟被秦滅亡之前的六國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六國中,也就楚國、齊國稍微大一些,地盤寬點,其他如魏國、趙國之類的,不過固守彈丸之地,韓國、燕國實際上隻是個名號,還是項羽給了塊楚國的地盤,讓他們安身。如今聽說秦軍二十萬攻破趙國,哪裏能想得出什麼應對之策?
項羽看了眼前這些諸侯一眼,心裏十分的厭惡,拂袖而去。
諸侯見項羽發飆,也是敢怒不敢言,誰叫自己沒有實力,這伐秦還不得靠人家楚國嗎。
項羽怒衝衝回到自己的大帳,範增一看,肯定是哪些飯桶諸侯又惹了羽兒了。範增笑道:“羽兒何故發怒呀?”
項羽餘怒未消道:“亞父,剛才與這些諸侯共商伐秦大業,同時解救巨鹿之圍,可他們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看得我心裏十分厭惡,故而中途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