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就能進入一所好的大學,這是許多人的思維定式,但這在哈佛大學不一定行得通;學習成績好,就是優秀的學生,這是許多人的評判標準,但這不是哈佛大學的評判標準;很多大學招生時會劃出分數線,考生少一分就不能被錄取,但是哈佛大學不會這樣做。或許你已經忍不住想問:“哈佛到底是怎樣選擇學生的呢?他們有什麼錄取標準嗎?”

請看下麵這個例子:2005年12月底,上海女孩湯玫捷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為什麼呢?因為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印象中,湯玫捷算不上是最優秀的學生,她的學習成績在複旦附中400名優秀學生中,經常排在100名左右。湯玫捷也表示,她的成績在廣泛意義上算不上十分優秀。但就是這個成績並不十分優秀的女孩,卻得到了哈佛的青睞,她的表現讓哈佛感到驚喜。或許你想問:“那她憑什麼上哈佛?”其實這也正是本書想告訴廣大讀者朋友的。憑什麼上哈佛呢?憑的是全麵的綜合素質;憑的是優秀的個性品質;憑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憑的是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感恩心、自主性……

翻開哈佛大學的“校方報告”,在附加的“個性評價”(additional general ratings)中,你會發現哈佛關注的是以下這些內容:1.Intellectual curiosity好奇心(或求知欲)2.Intellectual creativity創造性(或創造力)3.Academic achievement學業成績4.Academic promise學業前景5.Leadership領導能力6.Sense of responsibility責任感7.Self-confidence自信心8.Warmth of personality為人的熱忱9.Sense of humor幽默感10.Concern for others關心他人11.Energy活力12.Maturity成熟13.Initiative主動性14.Reaction to setbacks對挫折的反應15.Respect accorded by faculty

受老師們的重視程度與哈佛對這十五項內容的關注程度相比,哈佛對學生成績的關注反而顯得不那麼強烈。哈佛大學重視學生的獨立性、創造力、自律能力、適應能力、領導能力、活力、對挫折的抵抗力等;哈佛大學重視學生是否具有求真、求異、求新、求實的精神,從哈佛校訓——“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士多德為友”中,人們能夠清楚地明白:追求真理、求真創新是一項重要的素質,這項素質甚至直接關係到一名學生能否被哈佛錄取。當然,哈佛在決定是否錄取一名學生時有科學的申請程序,包括眾多的表格、入圍後的麵談和最後的投票表決,他們要用各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來評估申請者:這個人各方麵的狀況和發展潛力如何?在同校同屆同地域的學生中是否足夠突出?在優秀程度不相上下的競爭者中是否依然突出?通過這種評估,他們能夠發現自己想要的學生。麵對外國學生的申請,哈佛會考查申請者的英語水平,看其是否能用英文熟練地聽說讀寫,看其托福考試的成績是否優秀。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申請者托福考試分數很高,而表達能力和讀寫能力不能讓哈佛滿意,哈佛是不會對他敞開大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