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掀起了濃情八月的帷幕,月圓了,天涼了,風起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舉頭看著那輪高掛天際的明月,近觀自己倒立在如水的月光中的影子,心中頓生涼意。想學一次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可是,明月卻隻顧自己的路途,不懂我的心。
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明。外麵的世界很精彩,然而,在外奔波的人兒卻很無奈。抬頭看到的這輪明月是故鄉的那輪嗎?我們雖然心中都有明確的答案,是這輪。可是我們卻潛意識的安慰自己,故鄉的那輪明月更圓更亮!是啊,月圓了,好想家,好想回到家鄉的月光下,月圓了,想起她,還有她的白頭發……月圓人難圓,他鄉羈旅之人怎能不滿腹愁腸,滿心思緒!這個中秋是不能回家了,隻得把思念化作月光,讓明月捎去!
古人之所以悲秋,大概也與這秋思,秋愁有關吧!現實的境遇大都是不能隨心隨意的,該走的時候不能走,該回的時候回不得,想得到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又來。家會在淚光裏變得模糊,人也會在思念中變得迷茫。古人會借著秋愁思慮自己仕途的坎坷,會遁著秋思歎惋人生的艱辛。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都清楚這是古難全的境遇,可是我們卻很難能灑脫到,千裏共嬋娟,邀月共飲成三人!
我是個喜愛秋天的人,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的磅礴氣勢令我驚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令我折服。秋天正是因為它的落寞感,才更容易演繹一段段美麗的童話。秋風掃落葉,在風中飄零的黃葉,看似在飛翔,卻是在墜落。然而我相信它們這最後的華麗舞姿是一種對生命的炫耀,而非是一種對大自然的屈服!
秋天的天空會給人一種很幹淨的感覺,藍藍的,夾雜著幾朵潔白的流雲。我覺得在一個晴朗的秋日裏,吹著秋風,看著天空,實在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天空的廣博,會讓你忘記思想的界限,讓靈魂化作一匹脫韁的駿馬,在風中自由的馳騁,盡情的奔跑。你心中的疲憊瞬間化作一朵浮雲向遠方飄去,腦海裏的憂傷也會熔融在這秋光裏。
此時秋陽正好,秋意正濃,莫怨秋光,莫怨秋光,莫,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