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垂綸(1 / 1)

閑來沒事,在江邊的公園裏散步。當走到一片獨立的水塘的時候,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我。很多人在塘邊撐杆釣魚,三米左右一個釣位,整整把水塘圍了一圈。這樣的盛景下,也吸引了一大批向我一樣好奇的人圍觀。

釣魚的人支著特殊的平台在水上靜候魚兒上鉤,看客們則一群人圍做在近處的土坡上。沒有一個人說話,一個個全都在盯著水裏的浮漂看。

對於這樣的場麵我也特別的感興趣,於是選擇了一個有利的地形,我也坐了一把看客。

沒多大會,就有魚咬鉤了,浮漂不停的晃,然後,釣魚的人就開始拉線。而他後麵的那一幫看客,表現的比本尊還激動。

“看,上鉤了,瞅著這動靜,魚不小啊!”

“我覺得也是!趕緊拉啊,一會在跑了!”

這些話,釣魚的人自然也聽的清清楚楚的,但他還是故作深沉的表現著自己的超然物外。當最終拉出水麵的時候,雖然魚比想象的要小的多,但是,大家還是饒有興趣的看著,評論著。

“小時候,我也喜歡釣魚,曾經還釣過一條二十多斤的呢!”

“俺們屯子旁邊的水庫裏,大魚也不少,前幾天一個哥們在裏麵打了幾條大魚,還打電話讓我去嚐嚐鮮呢!”

而當,釣魚的人重新裝上餌料把鉤扔進水裏的時候,大家又全都不約而同的安靜了下來。好像這是一種天然約定俗成的規矩!

雖然自己沒有釣過魚,但是對於少年時學過的一首關於釣魚的古詩還是記得非常清楚的:“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首詩描寫的釣魚的情境雖然和此時看到的場麵有點兒差距,但是,“怕得魚驚不應人”的心理活動還是可以清晰感受到的。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都非常的清楚,靜對於釣魚的重要性。

時至今日,垂釣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緩解壓力,放鬆身心的休閑活動。適逢周末,三五知己,帶上吃的喝的,相邀去垂釣,也不失為一種自在逍遙。

釣魚需要耐心,需要心平氣和,需要漫長的等待,而這些大都是現代人所缺乏的,尤其是年輕人。遇到點事情就著急上火,有點壓力就如坐針氈。

最近在看NBA季後賽,步行者隊的保羅喬治在季後賽第一輪的時候帶著隊友去釣魚的照片,被網友們嗤之以鼻,認為那是一種極其不祥的征兆。因為在NBA有個說法,釣魚就是等於放假了,賽季征程結束了。

步行者隊進入第二輪之後,在第一輪比賽當中,球隊中鋒希伯特發揮一直不好,被全聯盟恥笑為零蛋先生。可是,從第二輪開始他突然爆發了!在比賽結束的記者會上,他居然感謝起了保羅喬治比賽前一天邀請他去釣魚。他說,當時喬治告訴他,啥也不要想,忘記比賽,放下所有,盡情去享受釣魚的快樂!結果他就這樣爆發了,而且越打越好!

媒體雖然對喬治的釣魚理論充滿爭議,但是,我卻覺得這是一種聰明的解壓方法。

釣魚的時候,水的靜可以撫平人心的波瀾。手裏握著魚竿等待的時光,可以讓人暫時的放下物欲的枷鎖。釣到魚或者釣不到魚,其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讓自己的心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