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孝,古往今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中國從遙遠的古代開始就以禮儀之邦著稱。古時君王以武力立國,卻不能再以武力治國。想定國安邦,就必須從上而下的施行禮教,以禮樂來安撫萬民,從而得以國泰民安,達到治世的目的!禮教以人之倫理為基本,而倫理中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卻是孝道!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孝道普及的越好,一個國家才能越安定!
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有布告天下廣舉孝廉的傳統,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孝道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西晉時,晉武帝以孝治天下,孝廉李密更是以一表陳情謝絕天子盛情,為的就是“烏鳥私情,願乞終養”以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文章的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深情大意對於後來人來說的卻是一種不小的心靈震撼!而後世更是有人提出“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書法,足見孝道深處情更切!
然而,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裏,一切和物質利益掛鉤的物欲主義已經開始慢慢的泯滅某些人的基本倫理道德!在當今世人眼裏,對於孝道僅存的概念隻停留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膚淺的利己主義層麵!家中雖老父老母尚在,但是他們卻成為了孤獨的留守一族!做父母的能體諒兒女為生活奔波的艱辛而忍受老來的孤獨,但是做兒女的卻鐵石心腸的把老人暫時遺忘在了悲涼的角落!一年三百六是天,老人日思夜想的大都是兒女能常回家看看!的卻,現在人都有錢了,在物質層麵上都能或大或小的滿足老人的需要了。殊不知,老人其實並不在乎那些錢,也並不奢望有兒女在身邊天天陪伴,他們祈求的隻是兒女在外都能夠平平安安,有時間就常回來看看自己!
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現在的很多人已經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孝道慢慢的和金錢等同。想當然的認為隻要自己多給父母錢,父母就會快樂,自己也就盡了孝了!這是多麼可悲的想法啊!現在社會的確是金錢社會,有錢好辦事,有錢可以辦百事。但是,我們也要明白,當一個社會把用來維係它的基本人倫都物質化、金錢化的時候,隻能說明這個社會在意識層麵倒退了!
父母不僅給予了我們生命,更是不遺餘力的為我們奮鬥半生甚至終身。我們慢慢的長大了,同時父母卻慢慢的老去了!當我們意氣奮發頂著朝陽前進的時候,殊不知,我們的父母已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另一邊的家!都說養兒女為防老,可是這個社會的殘酷現實是真到了父母老的走不動的時候,一群兒女又有幾個在身邊伺候著呢!在外人麵前老父親老母親強顏歡笑的為自己的兒女找借口說他們忙,他們也不容易!其實在他們心裏已經無助到每天靠這些謊言支撐自己的生命!父母老了,做兒女的就應當暫時放下自己的私心,盡一盡做兒女的責任,行一行孝,為自己的兒女樹立一個健康的榜樣,同時也是為自己的老年積攢點道德本錢!
行孝養老原本就是作為一個人天經地義的義務,同時你也要真心實意的去為自己的老人付出!不要嫌棄自己的老父親老媽媽,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嫌棄過自己的孩子。你今天做的其實就是在償還他們兒時曾經給予你的,這是對等的,卻不是一場交易!因為誰也無法永遠的年輕,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在自己的兒孫麵前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那時候的你就如你此刻站在你麵前的老人!
做兒女的要懂得去擔當,去勇敢的承擔家庭賦予自己的責任!人世間最大的不孝不是兒女不去贍養自己的父母,而是做兒女的先於自己的父母離開人世,讓深處晚年的老人白發人送黑發人!已是銀發蒼蒼風燭殘年的老人怎能經得起這樣的打擊!父母親的一生其實都是在為兒女活著,兒女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才是老人最最貼心的安慰!
所以,雖然這個社會讓我們背負太多的重壓,我們也不能允許自己輕生,消極遁世!記住,好好活著並不隻是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你已漸漸老去的父母親!趁著自己的父母還年輕健康,就好好的孝敬他們一下吧!不要惹他們生氣,有時間就常回家看看!父母親能健康快樂是做兒女最大的福氣!
還記得那首歌嗎?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啊,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平平安安……就圖個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