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別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燈”(16)(1 / 3)

8~9歲,能比較10萬以內數字的大小,並會做3位數的加、減、乘、除法。

9~10歲,能借助工具,運算很大的數字,開始學習小數和分數。

10~11歲,能對分數進行加減乘除。

11~13歲,能對小數進行各種運算,並能理解各種幾何圖形及相互關係。

在孩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除了讓孩子識字、做算術題、學英語之外,家長還應讓孩子掌握一些優秀的學習能力,如讓孩子學會閱讀、培養孩子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孩子成為小小創造天才等等。

那麼,家長應該通過何種方式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呢?

讓孩子把學習當作快樂的事。學習是每個適齡孩子必做的事情。但有調查顯示,隻有6%的學生感覺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而94%的學生則認為學習是讓人心煩和不快樂的事,他們所希望的就是放假休息,或者是上電腦課、上體育課。麵對這種現象,確實值得人們深思,為什麼大多數的孩子都認為學習是件不快樂的事呢?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曾說:“孩子厭惡學習,主要是覺得‘學習是一種痛苦’。為什麼學習被孩子視為痛苦?其原因在於父母把學習和考試扣上必然的關係,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去學習。”

事實也確實如此,如果孩子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他就會覺得學習是無比快樂的事情。但是,家長總是逼著孩子學習,就容易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比較煩的事情,特別是學習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感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總想出去玩,根本就不能靜下心來學習。這時,孩子的人雖在家裏,可是心思卻早已脫離所學習的內容,不知飛向何方了。

陀螺是不快樂的,因為它是在外力的抽動下才運動。同理,過度的強迫孩子學習隻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采用正確的、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86招:

①使孩子主動做功課

你的孩子很聽話,是一匹溫順的馬兒,但人們常常這麼說“能夠把馬帶到河邊去,卻不能讓馬兒喝水”。的確,除非馬兒很渴,不然,即使能夠把它帶到水邊去,也不能讓他主動喝水。

第一招,做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優點

第三招,學習不可操之過急

第四招,讓他把喜歡的女孩帶回家

第五招,先讓孩子玩個夠

第六招,刺激他,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話反說

第八招,經常改變學習環境

第九招,列一個功課計劃表

第十招,先讓孩子做擅長的功課

第十一招,讓孩子自己抽簽決定

第十二招,別在孩子麵前評判老師

②如何使孩子聽話懂事

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比較迅速地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讚美孩子

第二招,用書信或日記與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溫和的語調交談

第四招,及時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裏

第五招,巧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與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隻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達對孩子的信賴

第九招,隻提有建設性的意見

第十招,不要指責遭到挫敗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細節

第十二招,多用讚賞的話肯定孩子

③如何引導孩子自動自覺

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地想達到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的份量減少,繼續培養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麼他們在低潮過後,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