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請不要對我不管不顧(1 / 2)

第1篇爸爸媽媽,您能關注我嗎

■ 孩子來信

叔叔,您好!雖然我們素昧平生,可是我還是想和您說說我的事情,我現在真的很想把它寫出來,因為我很鬱悶。

今天是我十三歲的生日,隻可惜沒有人記得。雖然今天是晴天,可是我卻覺得外麵在下雨。前兩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心情不好的人不管是陰天還是晴天,腦袋上都頂著一朵烏雲。現在的我就是這樣。

表麵上看來,我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境富裕的中學生。有豐富的業餘生活,有充裕的零花錢,甚至考試考砸了也不會受到批評……可是沒人明白,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至少我不這麼覺得。這也許是因為我家的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吧。我還記得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是普通職員時,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那時,爸媽總是早早下班,把我從學校接回家,問我學校裏的事情,給我做香噴噴的飯菜。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有時隻能看見留在鍋裏的飯菜,後來,鍋裏的飯菜變成了桌子上的幾十塊錢。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小學,可以支配自己的一日三餐,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那真的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我買了很多路邊小吃當午飯。不知道是我吃得太多,還是那些東西本身就不是很衛生,沒過幾天我就得了腸炎。

一次,我正在上體育課,肚子突然疼了起來,接下來的半節課我就沒從廁所出來過。大冬天,我一邊打著哆嗦,一邊冒著冷汗,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恐怖。快下課的時候,體育老師把我背到了校醫那裏。校醫幫我打了針,班主任老師也急忙過來看我,說已經通知了我爸爸。我當時特別開心,覺得這場病真是生得值得,要知道那時我已經有四天沒見過爸爸了。也許是之前折騰得太凶了,在等爸爸的時候,我在醫務室睡著了。

這一覺睡得很舒服,醒來的時候肚子已經不疼了。可是環顧四周卻隻看見林阿姨(爸爸的秘書)的身影……

這讓我想起了一次學校搞的“家長學校”活動。這個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請家長到學校來,看看我們是怎麼上課的。活動的前一天,我特意複習了第二天要上的課程,準備在課堂上發言,好叫媽媽開心一下(媽媽答應她會去)。可是馬上就要上課了,我並沒有看見媽媽的身影。正著急呢,過來一個漂亮的姐姐,她問我是不是顧曉磊(化名),我點點頭,然後她對我說,她是我媽媽的助理,我媽媽因為公司有事走不開,就叫她來了。那節課我沒發言,我甚至沒有好好聽課。上完課我同桌用羨慕的語氣說:“你媽媽可真年輕。”我沒有回答,我知道她是想誇誇我,而對於我來說這簡直是一種犀利的諷刺。

類似的事情在我身上不知道發生了多少回,我也一直都在原諒著他們,因為我始終相信,他們是真的很忙,而不是不愛我。

可是今天,他們竟然誰也沒有和我說生日快樂,難道又是忙忘了?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難道對大人來說,工作會比孩子重要嗎?爸爸媽媽總口口聲聲說工作掙錢都是為了我,可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我那麼重要,他們怎麼又對我不聞不問、不管不顧呢?

■ 東子給家長的建議

爹媽相伴,幸福無邊

現在大多數家長都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溺愛有加,但也不乏信中這個孩子遇到的這種情況:父母因為忙於工作而對孩子不管不顧。其實,用“不管不顧”這個詞不是十分恰當,我這樣說可能一些家長也不認同,他們會振振有詞地說:“孩子要多少錢我給多少錢,別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都有,別的孩子沒有的我的孩子也有。有時忙不開,孩子有事我不能去,我還派人替我去……”

如此說來,還真有點“冤枉”了這些家長。但是,東子想請家長們注意:給了錢、派了人,就算盡到為人父母之責了嗎?錢既不是爹也不等同於媽,助理(秘書)也不是父母,他們能作為替代品嗎?身為家長,請您換位想想。

寫到這兒,我想起了郭冬臨曾演過的一個小品——《我和爸爸換角色》。來家訪的孩子老師說:“您也許不認識我,我是孩子的新班主任。”郭冬臨說:“沒關係,老的我也不認識。”老師說:“我看您是不是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了。”郭冬臨說:“陪孩子?多花點時間?你說得倒容易。我是男人呀,我是戶主啊,我有事業……陪孩子,誰不想呀?可廠長誰陪呀?不陪廠長,誰給發工資?沒有工資,怎麼養活這個孩子……”

而小品裏孩子的那一席話,也道出了孩子們對家長的埋怨:“您老不回家,是不是不想要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