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魔法作用的有效距離,又分為七種,分別是,個人(此法術隻能影響你自己),觸碰(你必須觸碰到受術對象),近距(此法術可以施展從零距離到25米),中距(此法術可施展到100米……500米),遠距(此法術可施展到500米……1000米),界域(此法術可施展到與你同一界麵的任何地方),超界(此法術可施展到與你不同的界麵的指定或特定地點)。
當然,以上的距離是屬於理論值,實際的有效距離還要算上精神力的加成,不過一般情況下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因此,平時都是以理論值來進行計算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魔法抗性,魔法抗性是指利用裝備或種族天賦或魔法或其它一切手段,使魔法術對自身造成傷害效果降低的一種特殊屬性。根據抗性不同,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抗力階段(對作用在自身的魔法傷害有一定的抵抗力,使傷害降低),免疫階段(對作用在自身的魔法完全抵抗,不受任何傷害),吸收階段(對作用在自身的魔法效果進行吞噬,從而加強自身的能力)。人類的此項能力並不明顯,和元素親和力有一定的關係,不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人類靠著魔法效果和高級魔防裝備,最多也隻能達到第二階段。其它種族的天賦可能讓其擁有第三階段的能力。
超魔技巧,是指魔法師在施法過程中運用的一些特殊手法,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六種:
法術默發,是指在施展需要咒語的魔法時,不需要咒語吟唱的技巧,施展此技巧,施法者需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魔力,一般多用在對抗禁言術一類的法術上。
法術定發,是指在施展需要動作的魔法時,不需要做出動作的技巧,施展此技巧,施法者需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魔力,一般多用於對抗定身術一類的法術上。
法術瞬發,是指在無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瞬間發出魔法的技巧,施展此技巧,施法者要付出比平時多數倍的魔力,一般多用於對抗突發事件。
法術穿透,是指在對有魔法抗性或魔法免疫的物體施展法術的時候,能更加有效的對對方造成傷害的技巧。
法術強效,是指在透支更多魔力的情況下,使法術破壞力提高的技巧。
複合法術,是指同時施展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法術,造成極為強大破壞力的技巧,施法者要付出分別施展這些魔法數倍的魔力。
魔法師的主要修煉除了冥想之外,幾乎都是要花費大量精力用到磨練超魔技巧之上,超魔技巧實際才是魔法師們在戰鬥中最常用的手段。
當成為魔法師職業後,可以用自身魔力凝聚出一個魔法生命體,稱之為幻獸,隨著魔法師等級提高,幻獸能力也會提高,一般,魔法師會選擇近戰類幻獸防身。用自身魔法凝聚的幻獸,與自己的生命相連,幻獸受傷,魔法師也會受傷,幻獸死亡,魔法師雖然不會死亡,但是會受到嚴重的傷害。一個魔法師一生隻能創造一隻幻獸,一旦幻獸死亡,該魔法師將不再擁有幻獸,幻獸平時可以收入體內,可以隨時放出,不消耗魔力。
魔法師在施展魔法的時候,因為要感知周圍的環境,所以不能穿戴金屬類裝備(金屬裝備會隔絕周圍的環境,導致施法成功率下降或不能施法),法師的武器一般以法杖類為主(法杖類武器不是用來進行近身打擊的武器,而是對法術的增幅裝備,可以不理解成武器,隻是佩戴的裝備),隻能裝備一根(起碼留一隻手做施法動作),在無法施放魔法需要近戰時,法師因為力量和體質的原因,會使用匕首類短柄武器防身(都用到匕首了,離死不遠了),法師可以佩戴附魔裝備,提高自身能力,也可以使用幻獸防身,除魔法外,基本沒有遠程攻擊能力(有人說,投石索不是遠程武器麼,哎,那個是扯淡,用小石頭砸對方穿著鎧甲的人,能有什麼效果呢)。
最後再說一下卷軸,卷軸是魔法師在非戰鬥情況下,用自身魔力提前施放法術並封存起來的一種一次性消耗性物品,使用時,僅消耗魔法師的少量魔力,可瞬發,一般在魔法師生命受到威脅或魔力剩餘不足的時候使用,也可以轉讓他人使用,不過沒有任何魔力的人,則無法啟動卷軸。魔法師可以製作自己能夠施展的魔法為卷軸,但不同等級的魔法,能夠承載其威力的卷軸也不同,高級卷軸的製作材料相當稀有,而且,製造越高等級魔法的卷軸,成功率越低,成功幾率與製作者的精神力有很大關係。
達克拉係統的講述了有關魔法基礎的一切事情之後……時間也差不多了,那麼,今天還有最後一件事情要辦……一個讓阿西亞想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