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新形勢下人口就業統計麵臨的問題及對策(1 / 2)

淺析新形勢下人口就業統計麵臨的問題及對策

人力資源

作者:張海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並不斷促進我國人口就業問題的改善。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現有就業崗位數量顯然不能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工作的需求。所以對就業進行統計是非常有必要的。市場經濟下,實行優勝略汰的生存法則,人員的輪換是非常密集的,以致許多人無法競爭上崗,拖累了中國當前的就業形勢,而就業統計恰恰就是為促進就業問題的改善而實行的國家政策活動。

關鍵詞:就業 統計 市場經濟

一、相關概念

就業:指在法定年齡內的有勞動能力的或者是有勞動意願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者是經營收入而進行的活動。年滿16周歲,特殊行業需年滿18周歲即可參與就業。

統計:是指對某一現象的有關數據進行搜集、整理、計算和分析的活動過程。其具有數量性、整體性、具體性、社會性四大特征。而人口就業統計就是針對我國就業問題的整理分析,掌握就業的實際狀況。

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體製,在這種體係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以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製所引導,都是一種對資源的配置方式,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在這種經濟體製下,就業也要服從體製的引導——自由引導,服從市場對人力資源的匹配,國家部隊市場就業資源加以計劃幹預。

二、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

就業人口多,崗位少,就業形勢嚴峻。每年我國從高校畢業的向社會輸送的就業人員將近千萬。如此巨大的就業競爭數量,導致供不應求,很多人無法就業或是就業太難太難。由於近階段全球經濟危機以及歐美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壁壘越來越加劇,市場經濟不景氣,許多企業甚至開始裁員,更加劇了就業難的問題。

就業發展不均衡,東多西少,經濟發達地區發展快,落後地區就業普遍較容易。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導致就業取向發生變化,普遍認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有良好的就業機會,大多數人群都湧向東部,加劇了就業難度。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就業崗位提供不多,競爭相對寬鬆,就業問題比較好解決,但是隨著西部經濟轉型與政府政策的支持,就業難題也隨之而來。

城鄉富餘勞動力就業日趨嚴峻。隨著經濟社會轉型,農村勞動力大量湧向城市,使再就業難度加大。據統計,每年有1000萬農村勞動力進入就業競爭,目前大約還有1.5億的剩餘勞動力。他們離開土地轉向非農業、向城市轉移的壓力越來越大,未來必定會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並影響就業的健康發展。

三、當前人口就業統計現狀

不同層麵的幹擾時影響統計質量的重要因素。由於我國就業範圍廣,人數多,各行各業發展水平不同,對就業的要求以及就業現狀都會有不同層次的影響。首先是就業統計的主體,他們的流動性很大,在利益的驅動下,總是保守自己就業的過程,不利於反應真實的就業過程。其次,當地政府的不作為,層層把關,獎懲掛鉤,對就業問題加以把控,個別政府領導缺乏科學發展觀與政績觀,盲目就業,隻為取得滿意的數據而對下屬部門加以施壓,嚴重影響了統計的獨立性,統計的真實性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