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出生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這個小家夥的到來給一個家庭增添了歡樂,給全家人帶來了喜悅和幸福。爸爸媽媽將無私的愛都奉獻給了孩子,給他提供了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給他最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孩子成為了父母的“小王子”或“小公主”。

然而,做孩子的衣食父母簡單,做孩子的心理老師卻並不容易。有多少父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呢?孩子的一個眼神、一聲啼哭、一個動作,作為父母的你都清楚這其中的含義嗎?不要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人小鬼大”的孩子也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孩子就像一本書,等著父母去讀懂他。從本書中你會知道,孩子是敏感的,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孩子是需要你和他溝通的……讀完本書,或許你就能讀懂孩子這本書了。

如果問任何一位媽媽或者爸爸: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給出的回答也許都是肯定的。但是當真正遇到麻煩時,他們又會感到束手無策了。相信不少父母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我的孩子怎麼就是不聽我的話呢?為什麼寶寶在家很活潑,到了外麵卻變得很內向呢?怎麼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呢?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性方麵的知識呢?……在遇到這些問題時,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嗎?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千萬別小看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0~3歲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沒有打好關鍵期的地基,那麼便無法建造好結實壯麗的大樓,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很不利的。現在的父母之所以感到培養孩子十分操心,就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和內心狀態。本書針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常見問題以及父母迫切尋求教育方法的心理,詳細地向各位父母介紹如何對付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小家夥的一些有效方法。

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大人有了想法和需求,會直接表達出來,讓人一目了然。但孩子受語言表達、行為動作的限製,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心中真正的想法。另一方麵,孩子心智發展不成熟,想法和做法都很單純,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父母不要大驚小怪或操之過急。當然,針對孩子怎麼也改不掉的壞習慣,父母也不能聽之任之,視而不見。孩子出現不吃飯、經常尿床、做事磨蹭等等情況時,別嘲笑他的行為,也別侮辱孩子的自尊,也許在哪些方麵你誤會了他,真正走進他的心裏去,幫助他改掉這些壞毛病才是真正的目的。

當孩子想展示自己時,希望在父母麵前表現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所以他變得“爭強好勝”,還學會了嫉妒別人;當你對他不理解,不耐煩,“看不起”他時,他又突然失去了信心,變得很自卑,很敏感;當孩子向你撒謊不和你說心裏話時,也許是因為做父母的你曾對他大呼小叫過;當孩子好奇地向你提問令人尷尬的性問題時,別躲躲閃閃,大方巧妙地向孩子解釋這些問題。

俗話說:“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都是一張白紙,但卻不可以任意塗抹。父母的作用很重要,他們影響著孩子的性格發展和以後的人生道路。不管對孩子是嬌慣縱容、置之不理,還是不勝其煩、亂發脾氣都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要想讓你的孩子擁有良好的人格,首先從孩子的“心理”開始吧!

本書透過孩子的內心世界,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小例子,不僅方便各位爸爸媽媽閱讀,也向爸爸媽媽們詮釋了教育孩子的真諦。你會從書中了解自己教育孩子的症結所在,從而在孩子的心理問題上豁然開朗。其實,“讀懂”孩子並不難,讀懂孩子的同時,你也會清楚自己該如何做才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或好爸爸,並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愛比“愛孩子”更深刻和讓人感動。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是每對父母都希望的。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本書,讓爸爸媽媽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關係更加親密,也衷心祝願每個孩子都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美麗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