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昨日風雨(一)(2 / 2)

幸好這門親事很早就定下來了,當年大家都沒有這份心思,隻是時過境遷,原來不曾對立的事情也變得對立了。

當年四兄弟一起飲酒吃肉,刀口舔血,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當年天下三分,一為實力雄厚的東風國,一是實力次之的南月國,還有一個實力弱的寒北國。寒北國和南山國都需要向東風國俯首稱臣,當時的首都燕京就是天下最繁盛富饒的首都。

南山國與寒北兩國早不甘心每年都要進貢,南月國早已波濤洶湧,暗流湧動,而韓北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南月國假意聯合韓北國來攜手共同對抗東風國。韓北國落入南月國的全套,實則是被騙奪了實權,被淪為了南月國的一個附屬國,合稱為大南國。

無上皇趙景泰徹徹底底就是一個無權無勢被南月國吞並的落魄皇孫,卻有幸結識了莫浩庭,秦尚之,司空通為友。結拜為兄弟。

其中秦尚之年紀最長,被稱為大哥,趙景泰次之,莫浩庭排行第三,司馬通最小。

後麵幾年大南國與東風國頻發戰爭,百姓叫苦不迭。一次戰爭,為了鼓舞士氣,大南國聽信了安插在大南國的臥底的計策親自出征,不幸被暗殺了。大南國各方勢力割據,一盤散沙,民不聊生。

三人覺得時機成熟,正好可以利用這次百姓對大南國,對東風國的怨恨來起兵,結束這場戰亂。四人皆是胸有丘壑,有勇有謀之士。尤其是秦尚之是南月國內最大的富商,在大南國實力雄厚,關係盤根錯節。這對南月國百姓與北韓國百姓冰釋前嫌,結成統一聯盟做了巨大的貢獻。要沒有秦尚之肯定是難能成事的。

秦尚之負責供給,司馬空負責軍事,而莫浩庭負責謀劃,趙景泰負責統籌調配等,分工明細,幾率嚴明,對策深思熟慮,借用趙景泰皇長孫的身份使其名正言順。經過五年的時間終於成為了強國,重新恢複國號為“北韓國”。讓原來的南嶽月國國俯首稱臣,又過三年滅了東風國遷居東風國首都燕京,稱國號為大慈,定京燕京,昭告天下稱慈景帝。

當年建立的新韓北國的時候,其實莫浩庭和司馬通都認為秦尚之是更加適合皇帝的人選,也應該是他。單單是他本來的權利和資金這一點他們就是沒有的。而他們兩人也沒有這樣的野心。

就剩下景泰和尚平之兩人了。正當幾兄弟不知怎麼抉擇的時候,秦尚之開口了,他糟糟切切得說道:“咱們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們兄弟應當其利斷金。不應當在勝利得時候衝昏了頭腦,而是應該一鼓作氣,實現統一。結束多年的戰亂。還百姓一個家園。這個皇位也不適合我的性子,我就是商人一個。還是要有個正統血位的人來做才能名正言順。”見秦尚之自己做了抉擇,他們兩人也不好說什麼。

趙景浩見兄弟這樣的大度不免覺得自己得到帝位有些慚愧。

如是當著兄弟的麵,寫下了三份密詔,一人一份。然後一起協力統領江山。當年沒當帝王的趙景浩立密詔是真心的,等到坐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立場和情景都變動了,你需要考慮的一個國家的完整遠過兄弟之情。何況在那樣的位置,心思難免多疑。

這件事情一晃已經過去了二十六年,紫荷景泰八年生的,現在已經十四。這事情成了幾人的禁忌,他這個皇帝也做得稱職,兩人默契得好像當年那事從來不存在過。

而秦尚之早已經回了南慶,也就是當年的南月國。與京城相隔近兩千裏,甚少來京。

第一回回京,還是紫荷生日。兄弟幾人人湊一起喝酒,說道兄弟好久沒聚一起喝酒吃肉了,尤其是尚之兄盡然長達十多年沒有再聚首了。酒喝多了,話也就多了。莫浩庭一人興奮說道:“既然第一回回京是小女滿月,我們幹脆就再辦一場酒,我們兩家合一的嫁娶他難道還不來。”另一人抱著酒壺十二分讚成得說道:“果然好主意。”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如是思慮很久的婚事就在酒後就一錘定音。

文書下聘都已經弄好,隻等九月初八的好日子就辦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