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本書之前,供所有作者觀看(3 / 3)

寫一本成功的網絡小說,離不開特定讀者群。當你無法保證自己的作品被大多數人認可時,專門針對某一類讀者群,也是成功的一條捷徑。 舉個簡單的例子。

現在國內,很多人因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會在心中臆想一個完美無缺的民國出來,而無視民國時代,大多數人根本活不下的現實。有的作者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專業一些頌揚民國的書,通篇全是假大空,照樣賺得盆滿缽圓 有這樣的網絡作品,實體那邊更多。稍微了解點曆史的人,都知道他們在胡扯,但不妨礙他們取得市場上的成功。為什麼?因為他們抓的是特定的讀者群,民國粉而已。

再舉一個大夥更熟悉的例子。很多人也許不信。但我告訴你,這是當事人的原話。

當年,雲天空的作品,在網上火得一塌糊塗。很多人無法理解他的成功,揪住他的文筆和一些失誤破口大罵。“這樣的書都有人追,為什麼我的書就沒人訂閱?”

後來,我跟老雲一起喝酒。他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我不是寫不出高深的作品來,而是我知道自己的讀者群在哪?”

說實話,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能滿足所有讀者的口味。但能最大限度的滿足一類讀者的口味,便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這一點,對於新入門的網絡寫手,尤為重要。下筆之前,你最好想一想,我準備寫給誰看,哪類人會愛看我的書?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你的訂閱自然就會上來了!

接下來,就是今天要講的第五條,,作為新人的忌諱與優勢

先談優勢:新人對比於老鳥,其實有很多優勢。拿我自己做例子,我寫書,如果再寫穿越古代造玻璃,肯定被人罵死。雖然八年前,我是最早開始架空攀科技樹的作者之一

但是,如果一個新人寫架空。來個大攀科技樹,讀者就會覺得很新穎。因為作者是新人麼?當然可以包容 另外,新人入場,初生牛犢不怕虎,往往會有很多新鮮的手段和創意。這是很多老鳥不具備,或者用光了的。更能吸引讀者的關注。

所以,網絡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冒出一批新秀來,個個驚才絕豔。然而,大多數,他們都成了流星,或者太監,或者從勝利一步步走向失敗

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沒有老鳥的經驗,犯了太多忌諱和錯誤

新人忌諱第一,不能持之以恒,動輒斷更、太監、爛尾

新人忌諱之二,太在意評論家的觀點,而忘記了是誰在看你的書。

我見過很多新人,剛有小成,便開始逛論壇,求關注。結果,善意惡意的批評,得到了一大堆。關注度是升起來了,結果書反而沒人看了。

你要記得一點兒,評論家們,通常是不會訂閱的。而真正的寫網文高手,每個字都是錢,輕易不會在論壇上指東道西。否則,就是跟自己腰包過不去。

與其讓一個沒寫過網絡小說的人,或者撲街了無數回的人,偽裝成評論家為你喝彩,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怎樣才能把故事說完整,說精彩

新人忌諱之三。搞不清讀者和作者的身份差別。總拿自己當讀者

我幾乎每次上qq,談起網文,都能聽見有人說“某某某的書,爛,怎麼訂閱那麼高呢。小白.....\"諸如此類的話。

作為讀者,你可以這麼說,沒問題。因為你是讀者,是上帝。一旦你進入了寫手這個行列,最好不要再以讀者眼光,看待那些你曾經認為小白卻很成功的作品

作為一個作者,你需要做的不是給別人挑毛病,而是懂得學習別人為什麼成功。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他成功了,我卻沒能成功。

當你懂得欣賞並學習別人的成功時,自己也就漸漸入門了。

我知道的例子有很多,不幸,大都是反麵的。比如在17k,曾經就有那麼幾個作者,非常優秀。我看他的書時,都不停喝彩。可最後呢,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給別人挑毛病上,自己卻再也寫不下去了。

我想問的是:如果一個人,不經過任何的努力,不看書不看報,隻看網絡穿越的小說。就是那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類型。。整天無所事事的在網上碼字,他寫出的小說可能火麼?世界上真的有這種不需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小說麼?我是一個初中生,我的夢想是導演。所以現在想從小說開始練習編劇,請問電影和電視劇真的可以與小說連接起來麼?現在的新人寫小說的整體形勢與目的真的符合口味麼?

如果想進入商業寫作的話,恒心、體力都是必不可少因素,另外,短時間衣食無憂,也是重要條件之一。一本成功作品下麵,躺著無數屍體,入行要小心。別光看著人吃肉,要看得見人挨打

有想法是第一位。寫不出來沒關係,多改幾遍就出來了。指南錄的開頭八千字,我改了至少四遍。最初和最後定稿,已經麵目全非i了

網文文筆定義,可高可低。最基本,能把故事寫完整,寫明白就好。網絡文學,需要文筆,但重要性不如故事。沒故事,文筆再好也白瞎 讀者群需要自己想,我無法說他多。個人有個人的能力和閱曆限製,不能統一標準。但目前網文的大多數讀者,還是網絡遊戲愛好者,這是事實 你懂的!

看了那麼長時間的小說,整體的總結了一下,發現所有的小說無外乎忌諱那麼幾點:

第一忌諱:無論文筆多麼優美,都不要讓描寫使你的敘述陷入中止。

小說的作者必須牢記這點:不要過分描述任何事情,無論它是特頓山脈,是夕陽,還是懷基基海灘上的斑馬。否則,你敘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響,你也將使讀者的注意力出現危險的空白。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讀者的確願意跳過那些無效內容。

第二大忌諱: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

小說家大衛。羅吉曾宣稱:“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大多數背景描寫的危險在於一連串的漂亮的陳述句和敘述的中斷將讀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請牢記羅吉的格言,將它打在紙條上貼到計算機或打字機前:“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

第三點忌諱是:不要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讀者的注意力。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第四點忌諱是:不要概括,要具體。

關於寫作忌諱概括化,沒有人比俄國偉大作家契河夫說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誡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認為,對於自然的真正描寫應該相當簡略並與主題存在相關性。應該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寫,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絛紫色的金光一瀉而下’等等。在描寫自然時,要抓住細節,而且要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使閉上雙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寫的場景。

因此,當你坐下來寫作的時候,請記住,不是“一杯飲料”而是“一杯馬丁尼”;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長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個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輕少女”;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隻高頂回角帽”;不是“一隻貓”而是“一隻阿比西尼亞貓”;不是“一支槍”而是“一支0。44口徑的新式自動手槍”,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幅“馬奈的‘奧林匹亞’”。

綜上所說,我們就得到了一條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寫時都應該遵循的一條規則:要具體!

你要能準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真實可信,他們在自己國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中進行著日常工作

怎樣才能讓你所描述的一個事件可信,或者說能夠身臨其境呢?那就應該有上麵所說的那五種來入手了,如果你的小說之中擁有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的描述,那麼你所描寫的事件便可以說成功了,而這五種總結來說便是細節問題。

下麵我們舉一個例子:

想想當一個人打開冰箱的時候,那種腐爛的水果的味道;當一個人剝一隻熊皮的時候,那腐臭的脂肪;當一位婦女在無人服務的加油站給油箱加油的時候,手上會沾滿了汽油味。僅在故事的開頭提及味道是不夠的,在敘述情節時,你還得反複參照那張表。讓我們設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爭論某件事情,男人從門口一直衝到廚房,衝著女人大聲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媽媽和我們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須在我回來之前搬走,否則我就離開這個家!”在設置這個場景的時候,我可以讓女人烤製南瓜餅(味道甜美、溫馨,讓人回想像感恩節一樣的快樂時光),但是如果再加上醃製香料和醋的氣味,這個場景就呈現出寓意。我會在某個時刻讓讀者想象這種氣味:“我鄭重警告你,勞拉,有她沒我,有我沒她!”他說著,那樣子就像廚房裏的味道一樣酸。不要忘記,在爭吵的時候,勞拉還一邊往罐子裏裝著泡菜。當她在大聲吵嘴的時候,可能會燙傷手,然後把手伸到冷水裏衝洗。當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裏倒鹽水,並且灑了一地,然後還要擦幹淨。她還在粗棉布製的圍裙上擦幹她的手。她可以擦拭從額頭(熱熱的,癢癢的)上流淌下來的汗水,她可以一邊叫嚷,一邊揮舞手中的勺子(堅硬的,木柄的),並向男人扔去。這些都會增強視覺效果。當爭吵越演越烈的時候,可能會聽到什麼聲音呢?是不是有條狗溜進來,喝錫製餅盤裏的水?

是否有一輛行駛的汽車正在馬路上發出卡嚓卡嚓聲響呢?是不是傳來孩子們在隔壁人家院子裏玩耍的聲音?當爐子上的水燒開的時候,是不是在叮當作響呢?水有多麼熱呢?你告訴讀者溫度了嗎?小說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的旁邊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爭吵以男人氣衝衝地出去而告終,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此時,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飲冰咖啡,發覺咖啡很苦,然後做了個鬼臉呢?正如你所看到的,在類似上述的情節中要同時喚起人的五種感覺是有可能的,但是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情節必須進行精心的安排。絕大多數情節是不能用全這五種感覺的(尤其味覺最難寫進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喚起讀者的四種感覺,在大多數情節中,起碼可以喚起讀者的三種感覺。當你對小說對白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的時候,就大聲讀出你的對白,假裝你是一名演員,並以電影屏幕和舞台上需要的那種抑揚頓挫的腔調說出你的台詞。如果它聽起來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記,人們用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總是未經加工潤飾的,所以要讓人物說的話短一些。生活中人們總是一個一個地提問題,你小說中的人物也應這樣做,特別是當他們要彼此認識了解的時候。人們在談話中經常歎息、抿著嘴笑、抓頭、鼓起雙頰以及端詳他們的指甲,你也要讓小說中的人物有這些動作,並讓人們在幹工作的時候,繼續他們的談話。

使用收尾語來創造意象。請看下麵兩個例子:“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大聲嚷道。她“砰”地一聲把水壺放下。“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猛地扔下水壺。第二句更增加了緊張程度,讓故事情節更快的向前推進,減掉了多餘的詞語,暗示而不是告訴讀者勞拉正在大聲叫嚷。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則的最佳時刻,我正是通過這些原則來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緊張的時刻所用的詞要少而精。我是從我的英語老師那兒學到這一點的。在我寫第二本書時,有幾個情節我總無法寫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給這位老師,請她提出批評和建議。當她告訴我這個規則之後,我就把它應用到我的小說中,結果,一切都變得一目了然。

在情節緊張的時候,要采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采用短詞,少用結束語,要寫得突如其來。當你做到這些的時候,緊張氣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與此相比,在氣氛比較沉悶的情節中,到處籠罩著寂靜和安寧,此時就要使用較長的句子,較長的詞語,較長的段落,以及更多的結束語。這樣做就會自然緩和緊張氣氛。當你在構思小說時,就要確立寫實的態度。隻在通過觀察、思考你才能準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們以固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進行著他們的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麵說的,味覺是最難寫進小說中的,但是五種中有了四種也不算壞。

應用這五種感覺,利用句子結構來創造或緩慢或緊張的氣氛,這樣你寫出來的小說讀者就不能丟下了,因為它們是那樣真實可信。

抓住興奮點: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許多令人興奮的時刻。如果這些時刻是在經曆了被拒絕和失望之後,那麼將更加令人喜悅。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時刻,第一次聽到編輯對我鼓勵的話語,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來,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說握在手中時的狂喜。我堅信,對任何一位小說家而言,真正的“興奮之巔”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它還會不斷地湧現,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激發它。我是指當一部新的小說在構想時,腦海中所出現的第一縷閃光時的奇妙時刻。在一個新故事(或小說)的最初構思中不斷閃現時,作者會有一種眩目的感覺,我們通常會覺得這將是自己所寫的最好的作品。

這種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間出現,我會帶著此種感受度過幾天或幾個星期。這些思想中的閃光聚集著如此多的奇異光彩,好像由於某種魔力而不斷地閃爍著。

於是,我把它們寫下來。我總是很高興地寫出一個又一個故事的開頭,但是偶爾才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寫出來的東西永遠不如我夢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當我發現自己僅僅是給故事開了個頭,必須把它們進行下去的時候,我便失去了興趣。魔力消失了,於是我又不斷地放棄那些故事。

我羨慕那種能夠沿著最初的構想,並把它發展成小說的作家。但是我卻無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須在動筆之前,明確寫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保護那些最初的閃光點,並使之繼續閃亮或者再現。我發現自己在寫到30頁左右時,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興奮狀態,我的興趣就會被高度調動起來,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興奮能持續多久是因書而異的。我先花些時間在筆記本上設計人物,搜集情節中的零碎片段,明確我的寫作方向,或者草草記下腦海中曾湧現過的東西,直到我必須動筆的那一刻到來。那一刻總是在我還沒完全設計好時就來臨了,我從不拒絕那股推動力,至少我可以先為我的故事開個頭。為了獎賞自己,我通常會先寫上幾頁,這對寫作的連續性是有益的,它能隨時幫我回到人物和情節的構想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