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梭,一去不回,眼見得在校最後幾天也快過去,在招聘會那天後同學們將正式的踏上實習之旅,但是在此之前,大夥兒還是把最後一點光陰瘋狂的揮霍在了玩耍上。
一些家庭小康的人絲毫沒有意識到實習是怎麼回事,都期望靠著爹媽介紹一份好工作,那富二代就更不用說了,出國、有關部門擔任個閑職、開家淘寶店,等等……但相比於本地的孩子們,外地有些同學就辛苦的多了,外麵租房子,找工作等等,幾乎都是清晨出發半夜回來,一到床上就睡的節奏,與前者相比,簡直是艱苦奮鬥在萬惡的舊社會。
江楓依舊寫著自己的東西,生活規律和兩年前沒什麼特大變化,隻是兩年後的自己從一個毛頭小子逐漸成長為了個成熟的大人。
班長在寢室對著電腦玩的起勁的時候,他要麼在旁邊看書,要麼就是寫東西,那段時間的讀書量似乎比在校兩年加起來還要多,生怕工作了以後就沒時間在搗鼓這個了,但是關於自己的實習經曆,他還是繼續的在執筆寫下去。
最近他又寫了一段上去:
靜電手環是我進維修站後接觸到的比較新的東西,它的功能是防手上的靜電,以免手上的靜電把新的備件弄壞了,但它的外表和一般普通的手環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在使用時需要連接一個類似電話線的搭扣,這樣靜電手環的功能才能體現出來。
在這個維修行業中,工程師維修時必須攜帶靜電手環,但是在維修站實習了一個多月,戴著手環的人不到一成,陸哥和我說他當徒弟的時候也僅僅看到過兩三回,也難怪我看不到他們帶手環了。
也許是一代傳一代,好習慣繼承難,壞習慣一朝便會,工程師不帶靜電手環已經成了普遍現象,雖然他們都自認為因為手上靜電而把板件弄壞的概率微乎其微,但領導們都一再地要求規範,佩戴手環,可他們就是不聽,所以不聽領導的話,是要付出代價的,而往往一些微乎其微的事情,也不代表它不會發生。
陸哥就碰到過這種事情,之前連換了兩塊主板都沒有幫人家解決問題,而老崔看了看後板件後便提醒他下次再換戴上靜電手環試試,說不定能點亮,陸哥將信將疑,但口頭還是比較嘴硬,老崔說讓事實證明吧。
結果次日來了塊新主板,陸哥戴了靜電手環後開始了對這台電腦的手術,結果一按,電腦竟然亮了,我在旁不得不佩服老崔的先見之明,於是乎大夥兒開始對這個手環進行了重視,頭幾天幾乎是天天帶在手上,在忙也得戴著手環。
凡事貴在堅持,但是這種事情往往都會半途而廢,養不成習慣。
暑假裏是維修站的高峰期,維修站門前幾乎天天門庭若市,車馬如龍,多數是學生帶著筆記本來維修,記得陸哥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血都要吐幹了”,當然前提是我隨口會說一句“這幾天忙的都要吐血了,”他自然而然的就接了下句。
一日我給陸哥遞過台機器,這台電腦已經是第三次返修了,這回又來了塊主板,陸哥說是上幾回沒帶手環的緣故,導致了主板受到靜電,竟然點不亮了,這次戴上了手環,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那想戴了手環把機器修完後,機器照舊點不亮,於是陸哥氣憤的把接手環的那根線奮力一甩,“媽的,老子再也不信這玩意兒了,換了三塊主板都不亮。”
“就是,這玩意兒帶著多不方便,接在手上那叫一個礙事兒!”陸哥旁邊的同事附和道,說完他也把靜電手環摘下了。
於是乎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竟然就因為一台電腦的緣故而被迫放棄了。
雖然以後的日子裏領導三令五申,一定一定要帶手環,不帶扣錢,但是全站沒有一個工程師聽令,你要扣就扣吧,反正已經被扣的習慣了,返修指數高了,扣錢,著裝不規範,扣錢,被客戶投訴,扣錢……等等等等,現在在加上個不戴手環扣錢,對於他們來說反正多加少加都無所謂。
我個人覺得這些規矩還是偏黑的,每個公司雖然有各自的規章製度,但是這些東西動不動就用扣錢來維護和完善這些製度,可見這個公司的製度崩壞到什麼程度,可能員工素質本身是個問題,但是更大的一種可能性是公司本身的問題。
劉邦當年的團隊中大部分人算是人員素質偏低的,蕭何是刀筆吏,樊噲是屠夫,周勃是喪葬隊的樂手……最後竟然也能奪得天下,所以放置現代,人員素質固然重要,但是公司企業的規章製度的是否人性化,絕對比人員素質要重要得多。
數字君有話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