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聖賢林枯木回春(2 / 2)

老書生本以為這位天資聰穎的曾孫能夠帶領儒生韓門一躍龍門,再度恢複三千年風采,卻不料就在一年前,他那位曾孫竟突然離家出走了。

韓八股臨行下留下一句:儒生,腐矣;韓門,朽矣。我此番前去尋道,尋的是拯救儒生韓門之道。若尋不到,此生不回韓門。

抬起頭,老書生這才發現門窗大開,風雨早濕了屋子。他起身並未急著關好門窗,而是抬頭看天,除了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的天。

陳老怪曾說,人當以力勝天。

諸葛正義卻說,天命,不可違。

老書生不說他們誰對誰錯,因為凡人豈能懂天。

正當他準備關好門窗時,卻聽遠處有書童的聲音傳來:“先生,先生,不好啦,聖賢林出事了。”

老書生問道:“聖賢林還能出什麼事,都成一片枯林了。”他口中的枯林並非是秋冬之季的枯,而是死亡凋謝的枯。自百年前儒生韓門被天下人禁錮在夏邑之地後,聖賢林的所有竹子一夜盡枯,這也代表著韓門氣運已盡。

書童冒著雨噠噠噠地跑到了門前,指著遠處說道:“就是聖賢林,枯木回春了。”

“枯木回春?”老書生愣了一下,隨即問道:“你確定?”

書童用手比劃著,急道:“每一根都有這麼粗,我怎麼可能看錯。先生,咱們韓門的氣運又回來了!”

老書生顧不得其他,冒著風雨一路來到了聖賢林。

映入眼簾的果然是一根根青翠修竹,老書生一邊走一邊激動地念著:“這是大夏氣運,這是大商氣運,這是大周氣運……”

每一根竹子代表一個朝代,細數而來,大小長短何止萬根。但這些修竹中竟唯獨代表獨春秋戰國那一根最粗,最高。

老書生促足而立,喃喃道:“難道是預示天下即將大亂?”

書童拿著傘氣喘籲籲地好不容易跟來,卻發現風雨已停。

“先生,聖賢林枯木回春是不是預示著什麼呀,為什麼獨獨先生麵前的那根竹子最粗最高呀,咱們儒生韓門是不是可以回到以前了呀……”書童興奮地一個接一個地問著。

老書生轉過身,對他道:“是的,儒生韓門終於再有出頭之日了!”

一方強,必有一方弱。

六十年前陳老怪曾與終南山一位師祖受偉人之托,聯天下高人聚天下氣運於帝都。踏遍每一座高山,行遍每一汪大湖,尋龍氣,鎖龍氣,最終將其鎮壓在帝都之下,從而才有如今的國強民富。

韓門聖賢林的枯木回春,卻令帝都下的九汪氣運井一下幹枯近六個。這讓守井人“和氣道長”為之大驚之色。

近五十年來,帝都下的氣運井皆是呈現出一種源源不斷的龐大氣勢。古往今來從未有哪個朝代能將氣運井達到九個之數,就算是強漢盛唐時期也不過僅有八個而已。可現在一下幹枯了近六個,這種事簡直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守井人共有三個,力壓王境的陳老怪,落劍原的柳大龍,終南山的和氣道長。如今陳老怪不在,和氣道長隻好與柳大龍商量對策。

而商議的結果就是,有人在“偷氣”!

現在的華國乃是蒸蒸日之時,就算發生什麼天災人禍,氣運井也絕不可能一下幹枯六個,所以隻能是有人將那六口氣運井中的氣運給偷走了。

氣運井一事畢竟關係著國家大運,和氣道長和柳大龍不敢有絲毫怠慢,一路追尋之下,最終鎖定在了夏邑的儒生韓門。

一場不知是天災還是人為的劫難,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