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才在卓越的家教中崛起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 心理學研究和現代腦科學的研究亦表明:嬰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5個月的孩子已經初步建立了觸覺反應;6個月以前的孩子已有辨別音樂中的音色、音高、旋律和簡單曲調的能力;嗅覺結構在7~8個月形成……這些研究結果也提示人們,對學前兒童的培養和教育至關重要。
從育兒角度來說,孩子在6歲之前,幫助他們養成的良好習慣將使其受益一生。美國猶太學者席伯格在《猶太人賺錢智慧》一書中便從育兒角度破譯了猶太人培養天才的密碼。
目前,猶太人在美國的人口比例僅占全美國總人口的3.2%,然而在美國大學攻讀博士的猶太人,卻幾乎占全部博士班學生總數的30%!在美國著名的大學中,猶太籍教授竟然占教授總數的30%~50%!縱觀猶太人曆年來榮獲國際公認最具權威的諾貝爾獎人數,竟然占美國全部得獎人數的32%之多,為其他各民族的數十倍。一切的一切,令人不勝驚訝!
緣何散落在世界角落的狀況幾乎能用寥若晨星來形容的猶太人,“精英”的生產率卻如此之高!?學者分析,這很可能與他們特別重視家庭教育與早期的訓練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一般猶太家庭出生的孩子從3歲起就必須接受文字方麵的教育,不管這些孩子是否能夠足夠了解文字的內容,都必須反複加以背誦和學習。再有,猶太人的家長或經常跟嬰兒說話,或每天播放音樂或父母輪流給嬰兒獻唱,以期讓嬰兒享受“聽覺盛宴”。此外,他們也常常在嬰兒的搖籃或床邊四周掛許多圖畫,並勤更換之,以期讓嬰兒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盡早刺激嬰兒的認知能力……猶太人如此重視幼兒教育,無怪乎,猶太民族以人才輩出、善於經商賺錢謀財,飲譽世界。
猶太人多產精英的實例印證了哈佛大學大名鼎鼎的心理學教授塞德茲所言:“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維形。”
絕大多數心理學家一致認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具有關鍵期或敏感期。人的某種行為和技能,在一定時期內發展得最快,最容易受影響。如果在關鍵期裏進行科學而有效的教育,便可以極大地促進腦結構與功能的發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錯過了關鍵期,就需要花費數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終生都不能彌補。
本書以精心嗬護的育兒理念為宗旨,在係統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早期教育”理念的基礎上,融會中國傳統文化和散落民間的諸多寶貴教育經驗,進行了細致科學地整理、篩選、考證和編輯,推出了這樣一本家庭教育與幼兒智力開發領域不可多得的情景式全方案(認知、語言、動作、感覺、音樂、人際交往能力等訓練方案),相信是年輕父母和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學習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