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有這麼多的專業人員,提供了這麼多專業的服務,許爺爺和我們像親人一樣的朝夕相處,一起快樂的生活,還成為了院裏的明星,但是就因為家人一段時間沒有來看望,沒有打來一個電話,一下子就變得這麼反常,形成了這麼大的反差!
我們提倡“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理念,努力打造溫馨舒適的友善環境,營造濃濃的家庭氛圍,但是對於長者來說,養老院再好終究不是家,我們再親切終究不是自己拉扯大的子女,即使我們天天陪伴在身邊,也無法取代子女在他們心中的位置。養老院做得再好,對於長者360°完美的晚年生活來說,充其量也僅僅能做到359°,那缺少的1°——說到底,還是血緣親情,隻有子女才能賦予,養老院永遠無法替代。
我們的千言萬語不及子女的一個電話,我們天天24小時的服務不如子女1小時的陪伴。子女是長者的心頭肉,子女是長者永久的牽掛。長者完美的晚年生活,要靠我們與長者子女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看到眼前這個幸福的家庭,很多人都會羨慕吧!但你能否想象得到,照護許爺爺曾經是家裏的一個大難題呢?
許爺爺是一名美術教師,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一年前,許爺爺因中風導致半身不遂。許先生和妻子忙於工作,無法24小時陪在許爺爺的身邊。一家人商量後決定找一個保姆來照顧爺爺,雖然也擔心非親非故的保姆照顧不好,但就現實情況而言,許先生別無選擇。
對於照顧像許爺爺這樣一位半身不遂的長者來說,單靠保姆一個人很吃力,比如給爺爺換尿布、擦身、處理大小便等事情,還需要許先生幫著一起做。給爺爺洗澡時,雖然全家總動員,但仍然手忙腳亂;去醫院看病時,隻能靠許先生背著上下樓。爺爺看著家人這麼辛苦,對許先生說:“要不,我去養老院吧!”聽到這話,許先生心中特別不是滋味。
雖然全家人和保姆對爺爺細心照料,嗬護有加,但是由於護理不當,爺爺背部還是多處皮膚發紅,特別是尾椎部已經出現褥瘡症狀,且一天天加重。許先生看著爺爺這種狀況,束手無策,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禍不單行,就在這時許先生妻子也生病住院,父親和妻子兩邊,他實在是照顧不過來,一度想過辭職回家照顧他們。思前想後,最後許先生決定為許爺爺尋找一家專業的養老院,讓他接受專業的照料。許先生經過查閱資料,參觀考察了40多家養老機構,最後選擇了我們養老院。
那時為了迎接許爺爺,我們特意裝飾了爺爺的小屋,找來爺爺許多照片,有許爺爺年輕時獲獎的、有帶孫女外出遊玩的、有在影樓拍攝的全家福還有爺爺最愛的繪畫作品,全部掛在了牆上。房間內有了爺爺的足跡,就有了家的氣氛。養老院製定了專業的照料方案:護理員精心照料,協助爺爺每兩小時翻身一次;營養師配製合理的膳食菜譜,保證營養;醫生護士每天健康監測,按時換藥;康複師製定個性康複方案。沒多久,許爺爺的褥瘡逐漸愈合了,可以自己推著助行器行走了,臉色也一天天紅潤起來了。伴著時間的推移,他在養老院裏參加了各種活動,結識了新的夥伴,開始變得開朗起來。看著許爺爺的好轉,許先生高興地說:“養老院不僅改變了父親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一家的生活。”
就這樣,許爺爺在我們養老院生活了一段時間,他的身體、情緒、心理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許先生一家人都感到很欣慰,我們也很有成就感。早前,許先生一家人和保姆為了照顧許爺爺,無微不至,忙忙碌碌,竭盡全力,但對於許爺爺360°完美的晚年生活來說,他們充其量也僅僅能做到359°,那缺少的1°——恰恰是養老院的全方位專業照料服務。
站在養老院照料的角度來說,永遠缺了那血緣親情的1°,那1°重似千金,甚至超越養老院的那359°;而站在家庭照顧的角度來說,哪怕子女盡心盡力做到了359°,但養老機構全方位專業性的那1°也同樣不可或缺。在今天的中國養老大環境下,359°如何與1°完養結合,相得益彰,確實引人思索
359°+ 1°= 360°長者完美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