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斌接過資料翻看了兩眼,這幾份項目大家都反複討論過,記得大半內容,問道:“那你覺得哪幾項培訓要壟斷下來?”
“這個麼,”杜威想了想,自個以前也算是半個業內人,對這個行業還是比較清楚的。考研培訓是必須要壟斷的,這項培訓需求最大,簡直就是暴利。除去上課場地租金與必要的公關費用,以及培訓機構的分成,剩下的全是純利潤。而這些隻需要幾張光碟和幾分紙質資料就能辦到,學員的全程學習就像是放電影,差不多就是將培訓機構那拿來的幾張光碟放一遍就了事。杜威說道:“考研培訓班,這個是必須的,除此之外,什麼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還有咱們學院需求的司法考試培訓,會計資格考試培訓,教師資格考試培訓..這幾項能拿下一半的市場份額,咱們的投資回報率就很驚人。”
梁國斌做事踏實,倒是認認真真記錄了。歐陽聽到杜威說的最後一句,兩眼都冒光,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至於最後這個廢品回收站麼?”杜威又翻了翻那份申請書,點評道:“我還是有所作為的,我們所處的地方擁有最大的資源就是廢紙,每年的畢業生畢業時賣掉的書籍基本上都是四年來的積累,白白便宜了校外的小販。”
國內雖然對廢紙沒有標準的分類,但各高校預定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優質紙漿加工出來的,而校外的廢品回收小販卻按普通廢紙的價格回收,拉去回收站都不用挑揀分類,直接按商業廢紙的價格轉售。十斤百斤的還看不出多大差價,整個大學城每年畢業生達三四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以平均每個畢業生三十斤舊書計算,每年從大學城各高校拉走的舊書就有六七百噸之多,也還是保守估計。
歐陽皺眉道:“這個恐怕不是那麼好做,後勤集團好像也看中了這塊,即便校外的販子到校內收廢品,都不敢光明正大的。”
對於後勤集團,杜威一向嗤之以鼻,這幫依靠裙帶關係附身在學生身上吸血的家夥,哪一個不是吃的肥頭大耳的?而且吃相特別難看,什麼都想伸一手,也不怕消化不良。
“所以要看咱們怎麼運作啊。這事還得靠任寬配合,最好是找兩家有影響力的媒體,宣傳一下。你想啊,大學生校內創業,開廢品收購站,跟大學生賣豬肉的一樣,多好的賣點!隻要鬧出影響力,後勤集團那幫身肥膽小的家夥還敢唧唧歪歪?”
“可人家任寬..”
“嗨,這事你就更不用擔心,人家任寬才三十來歲,把仕途看的跟命根似的,這番政績巴不得鬧得人人皆知,到時候媒體一來,隻會跟你搶鏡頭,你還怕他不出力?”
歐陽雖然年輕沒社會閱曆,但不代表人家傻,這種事就是一層紙,捅破了什麼都看得清楚。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轉頭對一直含著笑意的史浩說:“嘿,這事交給你了,你跟任寬好打交道。”這廝還記得當初差點跟任寬掀桌子的事。
史浩為難道:“你們都是財主,是投資人,我拿什麼名義跟人家談啊,名不正則言不順嘛。”
“這有什麼難的,”杜威在一旁出主意,“其一,你也算合夥人之一,你是有期權的;其二嘛,這事對協會有利啊。”
看著史浩一副懵懂的樣子,杜威隻好點明道:“咱們協會建立不是隻為幾個投資人和創業者服務的,咱們要擴大服務範圍,隻要是協會成員,都可以獲得勤工助學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還是免費中介的。你說就眼前這三個項目,咱們能給多少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任寬是青年創業者協會的指導老師,這算不算是他的政績?”
史浩歎道:“你這丫的腦袋就是好使,就這麼屁大點事也能跟咱們任大書記掛上兩次關係,聽起來還像那麼回事。你丫不去當官真是屈才了,合縱連橫,物盡其用,一個小小的項目你就能折騰一番,把能用的資源全用上了,敢情我也成了跑腿的。”
這話說得歐陽都大笑起來,可不是麼,這小子還真會利用資源。從搗騰軍訓服開始,先是利用自己的資源采購,再利用肖勁鬆、毛文林等其他高校的學生拓展分銷渠道。他自個就待在宿舍忙著數錢,而且效果還不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