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翻看手裏的名片,自然聽出杜威話裏的意思,笑著問:“你想打著合縱傳媒的幌子跟江州百貨合作?”
杜威解釋道:“事實上我還在上學,目前是江州大學大一的學生,合縱傳媒的老板跟我很熟,我把工作室掛在合縱傳媒旗下隻是為了方便而已,不存在員工與老板的關係。”
“哦,還隻是個學生啊?”薑源驚訝的看了杜威一眼,頗為感慨的說:“能在你這樣的年紀,擁有這樣的商業眼光已經很難得了。其實我更想問一問,如果今天我拒絕會見你,你會不會就此放棄與我會麵?”
“不會!”杜威斷然搖頭道:“江州百貨現在麵臨著市場份額被積壓的困境,在與家樂福等外來零售業巨頭的對抗中,也沒能占據明顯優勢,市場份額正在被蠶食。現在江州百貨迫切需要新的贏利點來減緩財務上的壓力,我手裏正好握著這個機會,即便今天等不到薑總,我會明天繼續等,明天等不到,我會後天繼續前來,一直到薑總肯見麵為止,而且我堅信與貴公司的合作帶來的是雙贏,薑總沒理由會拒絕。”
“真是個不客氣的家夥,不過你對市場的調研倒是下了些功夫。”薑源並沒有因杜威說話的不客氣而發怒,依舊平和的問:“那為什麼把江州百貨列為第一個目標?”
“因為江州百貨是江州市本土的零售業龍頭企業,跟江州百貨簽下協議後,之後的幾家零售業企業就可以輕鬆拿下,這也是我一定要等到薑總會見的原因。”杜威大大方方的將緣由說出來,也沒太多擔心這些會對下一步協議的談判產生影響,大不了從易到難,一家一家的談下協議。
薑源了然的點點頭,心裏對這個小夥子又高看了一眼,做事縝密,心中自有溝壑,不光有商業眼光,更有經商的天賦。常言道莫欺少年窮,對於一個有潛力的年輕人,薑源自然不會吝惜幫上一手。
“那你說說,準備怎麼跟我公司經行合作?”
“有兩種合作模式,看薑總怎麼選。”杜威進一步解說道:“第一種模式是固定付費,每輛手推車按年計費,每輛五十元;第二種模式是廣告收益分成,去除廣告製作成本,兩家均分收益。”
“那我就選第二種吧!”薑源絲毫沒有考慮,直接給出了選擇。
杜威一愣,倒是沒想道對方這麼輕易的就答應下來,而且選的是對自己更為有利的一項。要知道第一項每輛手推車按年計費對於他而言存在極大的風險,相當於是將廣告牌位承包給他,讓他自負盈虧;而第二項按廣告收益分成,另一方應該是不會樂意的,一是風險需共同承擔,二是牽涉到雙方互信的問題,廣告的具體收益難免會引起合作方的懷疑。
隻是沒想到薑源立即就答應按廣告收益分成的模式合作,這絕對算是對杜威的照顧了,盡管杜威拿出五五平分的價碼也算公道。
“謝謝!”杜威站起身,微微鞠了一躬。
薑源擺了擺手,方正的臉上才露出一絲微笑,大家都是聰明人,得失之間自有衡量。
合作的事談好,接下來便是純粹的聊天,建立彼此的私誼。薑源在得知杜威的家庭出身以及困境後,更是感同身受,歎道:“我也是農家子弟,考進大學才鯉魚躍龍門,九十年代初畢業被分配到偏遠的山區,那時家裏的負擔也很重,還要供下麵兩個弟弟讀書,我索性便辭去了公職,跟著一幫朋友創業才走到今天。看到你,我就看到當初自己的影子,你是個有夢想能上進的年輕人,就憑著這一點,我也會給予你一定的便利。”
“薑總已經很照顧我了,起碼我在做這個項目過程中,會減少很大的風險,真的很感謝。”杜威誠懇地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