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提高女孩的競爭力(4)(1 / 2)

老師將這筆捐款全權交給思璐保管,每次學校要交費的時候,就由思璐來替這個特困生交上。由於思璐的事情較多,因此在交過錢之後,往往忘記記錄上每筆支出。思璐的媽媽察覺後,提醒了她幾次,後來就幹脆什麼也不說了。

在思璐臨畢業時,發現賬目與現金之間相差了200多元。思璐在幾經回憶之後,還是因時間太過久遠而無法記起。

老師在一旁說:“還是算了,思璐忘了記,但是這個特困生已經可以順利畢業了,最主要的目的達到了,就不要再補了。”

但是思璐的媽媽不同意,堅決讓思璐用自己的錢補上差額,並讓她親自把錢交給了學校。

思璐的媽媽認為,這種做法雖然有些類似於罰款,但女兒長大後參加工作時也難免會出現差錯,所以她需要學會承擔責任,現在隻是讓她提前經曆和感受這個過程。

此事之後,思璐便養成了一個賬目清楚、辦事認真的好習慣。

正確培養女兒的理財觀有利於培養其責任心、社會心和財富觀。而今很多家長在提到怎麼教導孩子對待金錢的問題時,一半的家長說了同樣的答案:他們非常害怕在孩子麵前提起錢,認為隻教孩子如何分別鈔票就可以了。

都說女孩愛精打細算,但是這精打細算之中卻充滿了女孩理財的智慧。

文靜是上海女孩,從小就受到精於理財的媽媽的熏陶,也變得精打細算了。

當許多女孩還在父母的庇護下學習或者找工作時,文靜已經瞄準了金融市場,她要靠自己的能力來掙錢。出生於上海這個金融中心,文靜擁有著豐富的金融知識和很強的理財意識。和其他熱衷於投資的人相比,文靜就顯得理性多了,她不是抱著一種僥幸和跟風的心理,在選擇任何一項基金前,都要通過周全的分析和預測。

文靜說這些並不是無師自通,從小父母就教育自己要像男孩一樣學會獨立,學會自己生活。稍大一些時,父母就教育自己如何處理日常的消費和理財問題。

任何一個女孩在現實中都逃避不了錢財的問題,父母要想讓嬌女變成財女,就應該學會以下幾招:

(1)培養女孩的習慣從第一次就開始。帶女孩逛商場時,在臨去之前,原則上最好和女兒約法三章:定好什麼東西是可以買的,什麼東西是堅決不能買的。

(2)教育女孩靠自己的智慧去贏得更多的財富。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智慧,女孩隻有依靠智慧,才會長久地贏得財富。父母可以將自己對家庭財富的合理分配告訴女孩,讓她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隻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合理地理財,才能讓女孩在將來的生活中獲得更多財富。

女孩就是要心靈手巧

很多女孩創造力強,這多是由於她們的家長不僅讓她們學習書本的知識,還非常注意培養女孩在實際生活中的動手能力。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適應社會。所以,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女孩的動手能力,這有利於女孩的智力開發和潛力挖掘。

在曉蘇的女兒上初一的那年暑假,女兒的一個還在上小學的堂弟來家裏做客,曉蘇就故意讓女兒單獨照顧他。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曉蘇故意不回家為這兩個孩子做飯,隻是打電話詢問女兒打算如何為他倆準備午餐。在詢問的同時,她給了女兒一些提示,比如冰箱裏都有些什麼,什麼東西可以做來吃。在詢問的過程中,曉蘇一方麵告訴女兒這是她的職責;另一方麵,也就是給女兒以機會,鍛煉她的動手能力。

事實上,女兒在照顧堂弟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覺得這是一種負擔,反而為自己能照看好堂弟感到驕傲和自豪。

心靈手巧好像是女孩與生俱來的優點,所以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旁敲側擊,給予女孩積極的鼓勵。

張先生的女兒上小學三年級。一天晚上,他按照慣例講了兩個故事後,女兒還沒有睡覺的意思,張先生就問她為什麼還不想睡覺。女兒很認真地說:“爸爸,明天早上我給你做早點。”看著女兒非常認真的樣子,張先生笑笑說:“好,沒問題,謝謝乖女兒!”

女兒很高興地鑽進被窩。

第二天清晨,張先生按時起床了。這時女兒也醒了,她爬起來穿好了衣服。

張先生在進衛生間刷牙時,就聽見了女兒在廚房裏跟媽媽說話的聲音。

當張先生坐在餐桌上的時候,桌上已經擺放著一碗已衝好的雞蛋湯。女兒站在一旁,很興奮地看著爸爸,不等張先生開口,女兒說:“爸爸,這是我為你做的早點,雞蛋和作料都是我放進碗裏的,雞蛋是媽媽教我攪拌的,開水是媽媽放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