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以假亂真(3 / 3)

得知沈督軍一家已金蟬脫殼,離了淮城,樓奉彰氣得火冒三丈。然沈督軍在淮城並無供職,且二人不過口頭之約,他的不告而別,樓奉彰情理上都尋不到起事的理由。

尤在氣悶,忽聽二姨太史氏道行政院長邵兆年來探病。

“行政院近幾日飛賊頻頻,昨天夜裏,又有賊人出沒。還好我們早有準備,可那賊人狡猾,狗急跳牆竟在西南角縱火。大家忙於撲火,就讓他跑了。”

有道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樓奉彰眼睛一轉。

邵兆年不肯搬遷行政院,他自然惱火。可行政院到底在他的地盤上,樓奉彰有的是時間讓邵兆年妥協,是以最近他完全沒了動作。

可他不動手,旁人卻忍不住了。行政院守衛森嚴,能有本事在裏麵鬧事的,整個淮城數來也就那幾個……

打發走邵兆年,史姨太上前。

“恭喜老爺,邵兆年不堪其擾,語氣已經鬆動,老爺隻需再加一把火,這行政院搬遷指日可待。”

“這些事不是我做的。”

在史姨太怔愣中。

“想來也不是謝洛白做的,我倒是懷疑是潘代英。”

見其不解,樓奉彰從床上起身,踩上拖鞋精神抖擻地坐在梨木圈椅上。

“姓潘的狡猾,雖明麵上歸順了中央,可人在西北,不論如何都不肯到淮城任職。這次按捺不住冒險前來,隻怕也是聽說我命不久矣;而主動提及龍脈,除了探我的底,更想分一杯羹。”

他冷笑一聲。

“至於謝洛白,這些天忙著送沈彥興出城;再說若是他覬覦行政院,關憑他的人救了邵謙生兩命,邵兆年都要還他這個人情。雖說這次一個疏漏,讓沈彥興那老東西跑了,不過能穩住一個潘代英,我也不虧!”

他想了想,吩咐史姨太致電吳定邦。第二天,行政院搬遷的提案再次被送到了行政院。出乎意料的,前番對搬遷一事反對不已的邵兆年,這次猶豫再三後,卻答應了。

而總統府方麵也痛快,早早就準備了行政院新址,那是一座靠近總統府的三層小樓,原是展錦榮陸軍軍務辦事處,之後展錦榮成為三軍總長後,小樓便一直空置,現下正好拿來使用。

邵兆年效率也快,不到一個星期就搬遷完畢。在行政院交付的當天,樓奉彰就迫不及待派人爆破了行政院大樓。工人們不分日夜清理現場,無數的探子守在四周,終於在第五天發現了端倪。

原是行政院會議室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幾近腐朽的巨大木箱。

箱子打開,裏麵放著一隻鐵箱,鐵箱再打開,內裏又是一隻黃銅鑄就的小箱子,再次打開,一直到第九層,每層都放著不同材質的匣子,直到打開最後一隻翡翠雕刻的盒子,裏麵調出一副絲絹繡畫。

樓奉彰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展開那張顏色陳舊的絹繡,心跳都快了幾分。

隻見上麵山巒起伏,繡著河流山川,綴以花鳥魚獸。

“老爺,這所謂的龍脈怎麼會是一張繡畫?”

史姨太困惑,這繡工是極好的,然而一國的脈門卻在這經緯絲線上,卻顯然說不過去。

樓奉彰眯眼看了半晌,讓史氏和他一起把絹繡展品掛在屏風上。而後,他退了一步,提起桌上的台燈細看。

這一看。才發現周遭用金線勾勒出輪廓,因為年代久遠,這金線大數已斷裂散落,而再觀整體,儼然是一張華夏的地圖,或者說是三百年前的華夏地圖。

這個發現,讓樓奉彰麵上的笑容驟然消失。

在三百年前的華夏,前朝從東北入關,入主中原,這華夏圖紙於前朝統治者,乃是治國安邦,平定邪逆的利器。

然時光荏苒,光陰流逝,伴隨前朝覆滅,列強入侵,科技進步,華夏版圖一變再變,這張明顯滯後當下的繡畫,對於樓奉彰來說明顯隻是一塊無用的破布!

他完全不願意相信,同樣是龍脈,他謝洛白就坐擁財富,而自己的運氣偏生就就這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