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答辯會(二)(1 / 2)

趙良三人跟著漢尼斯一進會議廳,一陣略顯喧囂的聲音和熱量便如浪湧一樣逼了過來。

會議廳說是會議廳,其實可以說成是一個小禮堂。會議廳大約兩百平米左右,空間很大,裏麵大概可以坐二百多人,不過今天卻沒有坐滿,大約隻坐滿了三分之一。在座位正前方是一個高出座位一層的台子,在台子上麵還放了一張講台,此刻,講台前麵已經站了一個人在那裏。

這是一個穿著職業套裝的白人婦女,年齡大概在三十多歲,身材豐滿,體型適中,一顰一笑之間盡顯少婦嫵媚之態。

當漢尼斯帶著趙良三人順著牆壁來到台子下邊後,他便對著台子上的婦女做了一個OK的手勢,收到消息後,婦女便整理了一下服裝,低下頭,對著講台上的話筒輕輕說道:“各位來賓,我是主持人雪莉,歡迎來到斯坦福,答辯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大家保持安靜。”

雪莉的話說完,台子下麵的眾人慢慢都停止了談話,片刻之後,整個會議廳已經安靜了下來,同剛才的熱鬧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看到眾人都安靜下來後,雪莉便微笑著開始了她的主持。

“各位來賓,歡迎來到斯坦福第一次學生創業基金答辯會,這一次學生創業的商業計劃書已經發到了各位的手上,各位嘉賓可以自行查閱,等創業者講述完自己的想法,我們會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半場休息過後,你們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創業者則會作出答複。”

“閑話不多說,讓我們歡迎這一次的創業者山姆·趙。”

說完,雪莉便率先鼓起掌來,接著下麵便也跟著響起了掌聲。

聽著台下傳來的掌聲,趙良理了理自己衣服,揉了揉自己的臉龐,然後便拿著準備好的資料大步走上了台子,來到講台處微笑著和雪莉擁抱了一下之後,他便麵向著台下開始了自己的solo。

站在講台上,趙良並沒有立即開始演講,而是觀察著坐在下麵的眾人。

台下的人群中,有的閉目養神,有的低頭按著手機,有的神情平靜,有的則一臉微笑。在人群中,最吸引趙良眼球的是一個坐在前排中間的中年男人,他一看這人,便意識到這個人可能就是是教育部長助理阿萊斯先生。因為在他的旁邊坐著的是斯坦福大學校長卡斯帕爾先生。

阿萊斯先生年紀在四十歲左右,光頭,圓臉,看起樣子並不像一個政府官員,反而更像是一個經商有成的人。他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帶著酒紅色領帶,正一臉微笑的看著他。卡斯帕爾先生則稍顯清瘦,頭發大多都已經花白,他也是西裝革履,一副嚴肅的神色。

對著阿萊斯先生報以一笑之後,趙良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演講。

“1776年,詹姆斯·瓦特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在經過一係列重大改進之後,蒸汽機變成了‘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了廣泛的利用,這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工業革命的成功使得英國一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我想,在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時候,可能他並沒有想到,自己可能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我們現代。”

一邊說著,趙良一邊拿起一張紙放在幻燈機下放映在講台後方的屏幕上。

“1986年協議戰爭之前,世界上雖然有了互聯網,可是那並不能算作真正的互聯網,因為那些網絡都是各自為政的狀態,直到TCP/IP標準的確立,整個世界的互聯網終於一統。”

“如果這個事情算作哲學史上泰勒斯睜開眼睛發現了世界,那麼1990年互聯網協議的完成就意味著亞裏士多德完成了哲學史上的新古典哲學理論體係。”

“很多人或許會覺得我在胡說,可是當你們放心心中的反駁,偏見,幾年之後,十幾年之後再回首看看我說的這些事情時,你們就會發現我是多麼的準確。”

趙良一邊說著自己對互聯網的看法,一邊在講台上走來走去,信馬由韁。如果他不是穿越過來的,恐怕他也不能相信就是這短短十幾年,世界互聯網發生了多麼驚人的改變,猶如升空的火箭,在短短的時間裏就走完了工業革命需要的幾百年。

“你們能夠想象你們自己可以在互聯網上聽歌、看電影嗎?你們能夠想象自己可以在互聯網上買賣東西嗎?你們能夠想象自己可以在互聯網上同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聊天嗎?”

“這些看似都不可能,但是,我要告訴你們,這些事情終將到來,而且就在不遠的未來。”

“我將這場革命稱呼為信息革命,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互聯網不像工業革命一樣,是通過能源的燃燒提供原動力,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快信息的流通,傳播。比如寫信,我們現在同歐洲的人交流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可是通過互聯網,你們可以隨時交流,而且費用比越洋電話更便宜。再比如你們,現在我們買東西都需要去商場挑選,可是以後,你們在自己家裏,看著網絡上的商品,你們就能夠自己下單,然後商家就會將東西郵遞到你家。這邊是互聯網給商業帶來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