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化實習教學課日規範
學術交流
作者:吳國勇
【摘要】長期的生產實習教學實踐活動證明,課堂化教學是實習教學的最佳組織形式。隻有嚴格遵循實習教學規律,才能搞好生產實習教學工作。課堂化生產實習教學的典型結構是由:課前準備、組織教學、入門指導、巡回指導、結束指導和成績考核六個組成。
【關鍵詞】課前準備;組織教學;入門指導;巡回指導;結束指導;成績考核
一、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生產實習教學的首要環節,課前準備的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生產實習教學的質量。生產實習指導教師“課前準備”的內容包括:
1.實習指導教師認真備課是保證生產實習課教學質量的前提,因此,課前須按獲批的《學期授課計劃》中製定的教學內容認真備課,編寫課日授課計劃(教案),並經教研室主任審核簽批後方可執行。實習指導教師要鑽研大綱、吃透教材的情況下,備學生、備設備、備工具、備教具、備演示方法及教學組織。教案應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應采用的教學材料、設備、工卡量具、圖紙及有關技術資料、工時(課時)、時間、地點、教學方法、手段及操作要領,課題的實習進程,標準工藝要求與工藝分析,檢驗方法與評分標準。實習學生工位分配與輪換方案,注意事項及安規要求與備料單等內容。
2.對於操作性較強的實習課題,任課教師應按照“首件必做”的要求,將其全過程親自操作一遍,以便了解和發現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為入門指導與巡回指導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該項要求對動手能力較弱的年輕教師技能提高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3.任課教師課前應對教學環境、場地、設備、儀器儀表、工卡量具、實習材料、技術資料等教學硬件逐一檢查落實到位。
4.實習前,教師應要求學生複習與課題有關應知知識與應會的技能,預習實習教材,準備好相關的實習用品,以保證實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5.課日實習學時,每日4小時,每2小時之間安排10-15分鍾的工間休息。
6.實習教師須熟知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二、組織教學
在生產實習教學過程中,“組織教學”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教師按照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教學的“組織”保證。通過組織教學使學生在思想上、物質上都做好上課的各種準備。組織教學的具體內容包括:
1.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化實習教學質量,實習教學過程要實行課堂化,管理過程要實行企業化。
2.任課教師應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下課,不得遲到早退,上課期間嚴禁串崗、聊天、發接短信息、玩手機遊戲、接打電話以及其他與本課題無關的一切活動,實習現場禁止吸煙。
3.維持好教學秩序,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實習課堂紀律,做到十不準:不準遲到早退;不準閑談追逐打鬧;不準擅離崗位;不準私帶工具、材料出車間;不準私拿他人工具、材料;不準接打電話、收發短信、上網聊天及玩手機遊戲;不準看課外書籍雜誌;不準私自使用他人設備;不準私自拆修電氣設備;不準在實習現場進餐吃零食。
4.所有實習班級必須利用班前10分鍾召開班前會(由任課教師組織),以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紀律觀念。
5.班前會內容:
(1)整隊報數,清點學生人數。(可由班長向任課教師報告應到與實到人數)。
(2)檢查實習學生的精神狀態(對不適合參加實習操作的學生應采取適當措施,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3)師生相互問好。
(4)任課教師認真檢查所有實習學生是否按規定穿戴整齊勞動保護用品,未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者不得進行實習操作。
(5)強調安規注意事項。
(6)總結前日實習情況,提出本日要求。
(7)宣布課題實習開始。
6.實習教師翻閱交接班記錄,了解本班設備狀況。
7.定崗定人分配實習工位,並發放實習材料及工具等。
8.實習課堂的一切活動都要在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監督下有序進行。
三、入門指導
入門指導是生產實習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是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在組織、指導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之前的一個教學環節。其包括以下內容和步驟:
1.指導監督學生對實習設備進行班前點檢潤滑,點檢內容:擦去相關部位灰塵,檢查電氣、機械、液壓、氣動是否運行正常,按潤滑要求擦油,加油等。根據操作規程要求,需預熱的必須進行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