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展示】
高考名人錄
馬月璐
時間不是問題,時空不是距離。參加本年度高考的有孔廟中學的學生方仲永、閏土、孔乙己、諸葛亮、範進,監考官則是大名鼎鼎的崔判官和白無常。監考官麵無表情地盯著考場,哪怕是一隻蚊子也難飛進來。考場的一角還有一個冷冰冰的監控探頭睜著碩大的玻璃眼虎視眈眈。見此情景,閏土耷拉著腦袋,心裏像揣著個兔子,怦怦亂跳。孔乙己自言自語地說:“緊張乎哉!害怕乎哉!”方仲永也許是緊張吧,一遍一遍地做著深呼吸。諸葛亮的臉上也沁出了汗,用手當羽毛扇,不停地扇著。範進畢竟是考了多年,不知是成竹在胸還是已麻木,閉著眼睛養神。整個考場出奇安靜,誰眨個眼皮都聽得見。
時間在奔跑,機讀卡發下來了,草稿紙發下來了,試卷也發下來了,考生一個個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第一堂是語文,當聽到“開始答題”的時候,方仲永、諸葛亮、範進成竹在胸,開始奮筆疾書;孔乙己咬著筆杆,眉頭皺得緊緊的;閏土敲打著自己的腦袋,小聲地哼著:“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上麵寫的文字真奇怪,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答案它還是不肯來,唉,不肯來。沒辦法,隻有抓鬮了。”
真可謂光陰似箭,時間如梭,隻剩40分鍾了。他們都開始寫作文。這次的作文題是“酸甜苦辣說高考”,他們可高興了!尤其是範進,那可是五味俱全,不要說酸甜苦辣,就是加上“喜怒哀樂”,他也是千言萬語說不盡。方仲永寫的是“《傷仲永》之酸甜苦辣”,孔乙己寫的是“茴香豆與高考之香”,諸葛亮寫“臥龍高考記”,範進寫的是“再論中舉之甜與苦”。隻有閏土苦思冥想,最後寫了一首打油詩:
學生本無才,媽媽要我來。
錯題交上去,雞蛋滾下來。
考試終了,考生魚貫而出。一群搶新聞的記者“蜂擁而上”。
記者:談談你們對高考的看法、經曆、見聞、感悟和認識吧。
方仲永:我覺得高考能改變我們的命運。
閏土:我覺得應該取消高考,使用推薦上大學製。
孔乙己:我覺得隻有通過高考,才能改變我這樣的人的命運。
諸葛亮:想當年沒有科舉,我還是躋身上流社會了。
範進:高考比科舉難多了。
記者:範進同學,如果這次又失敗了,你有何打算?
範進:已經複讀了多年了,如果再“不中”,我寫《新聊齋誌異》去。
後記:每個人都對高考持不同的態度,但是高考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又是給予你努力的肯定。經曆高考路上的酸甜苦辣僅是人生的起點。
[點評]
這是一篇時空錯位式的故事新編。文章緊密結合實際,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將閏土、孔乙己、諸葛亮、範進等不同曆史時期、不同作品中的人物,通過時間機器聚到一起,讓他們對當代社會的高考發表見解,進行爭論。文章獨辟蹊徑,思路暢達,想象合理,是一篇優秀的故事新編類作文。
大家談寫作
寫什麼樣的文章(節選)
朱德熙
什麼樣的文章是好的,什麼樣的文章不好,得有一個標準。有了這個標準,我們就有了一個方向。
由來已久,有一種時髦的華而不實的文章,講究漂亮。其實,華而不實都不太恰當,這種文章不但“不實”,而且也談不上“華”,根本就不漂亮。有些年輕的同誌,願意堆砌一些形容詞。形容詞很多,但沒有什麼實在東西。這種文風不應提倡。而這種文風現在不但在中小學裏非常流行,甚至於在社會上、報紙雜誌上也經常見到。這種文風不是一種好的文風。特別是,不應當向初學寫作的人提倡,它會害人的。所以,我覺得應該提倡兩條:一是準確,二是自然。
先講自然。
拿穿衣服來講,不能穿奇裝異服,打扮得非常奇怪、惹人注意,其實效果不好。真正的美應是很平淡的,寫文章尤其如此。前幾天我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兩個人寫的,其中說到:“我們倆都是放牛娃出身,參加紅軍後,都做宣傳員工作,紅軍時期的歌曲和歌謠,至今回憶起來,記憶猶新。”“記憶猶新”,大家都喜歡用。我不能否定這個詞,它是可以用的。但現在一來就是“記憶猶新”。這個句子老實講是不好的。“記憶”與“回憶”是重複的。這就是不願意說大白話。其實你就說“一直到今天我還記著”,不就非常好嗎?幹嗎要繞呢?這是弄巧成拙。這個例子雖然小,但這是一個“路線”問題,走這條路會越陷越深,十分糟糕。之所以走這條路,就因為腦子裏有一個標準,認為“記憶猶新”才是漂亮字眼,而“我沒忘記”是大白話,隻有用“記憶猶新”,才表示我有文化,其實我很不喜歡這個詞。過去人常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是很好的比喻,但你也“光陰似箭”,我也“日月如梭”,說了一大堆是什麼意思?一點也不讓人感動。你就說“時間過得真快”比這要強得多。那些東西已經是陳詞濫調了,油水都讓人榨幹了,剩下的都是渣滓了,你為什麼還老用它?不要以為這些字眼是萬能的,放到哪兒都是漂亮的。字本身沒有漂亮不漂亮之分,用得是地方就漂亮,否則,就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