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皮卷正是梁元帝的國師侯玄機所留,主要記載了他奉皇命帶著梁元帝的幼子逃難藏寶的經過。
皮卷上清晰的記載著,侯玄機帶著梁元帝的幼子逃到了這雁蕩山中,尋覓了一處天然溶洞,經過改造後把帶出的珍寶全都埋在了那裏,後來他為了保守秘密,把修建溶洞的工匠和兵卒用不同方法滅殺,又在附近的山村中找了七個童男,布下了山道上的七童伏魔陣。
不過侯玄機當時也存了私心,他在領著工匠進山藏寶的時候,並沒有帶著梁元帝的幼子以及一些親衛的家眷,而是把他們都安排在了一個山坳中,留下了一小部分錢財讓他們起房蓋屋直接住了下來。
侯玄機把珍寶埋好之後,用不同的手段殺了所有的兵卒工匠,而後他便和梁元帝幼子居住的山坳的小村子中,二十年後,東晉隋文帝坐了天下,侯玄機和梁元帝的幼子覺得已經沒有了危險,於是把居住的山村取名蕭家坳。
而此時侯玄機早已經脫了道袍娶妻生子,不過隨著梁元帝幼子的長大,懂事之後自然就問侯玄機索要埋藏珍寶的地方。
侯玄機倒也沒有喪心病狂,畢竟他還在感念梁元帝對他的知遇之恩,於是把藏寶圖的方位刻錄在了蕭家祖上留下來的卷軸後麵,還給了梁元帝的幼子,然後自己帶著家小悄悄離開了蕭家坳。
隨著曆史的車輪滾滾,不管是蕭家梁元帝這一脈的後人,或是侯玄機的後人,都已經繁衍了不知多少代,兩家的後人何止千萬,但是梁元帝留下的珍寶,卻隻有兩份藏寶圖。
一份是侯玄機留給蕭家的那個隻有大概方位,沒有具體山洞位置的蕭家卷軸,而另外一份就是青陽現在手中拿著的獸皮,這自然是侯玄機留給自己後人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家業的傳承基本上都是遵循這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的原則,所以經過了數年後,這兩份藏寶圖依然控製在兩家的嫡親手中。
而麵前被青陽掩埋的屍骨,雖然不知他是侯家的那一代,但從那個腐爛的包袱中,還是找到了一些東西。
有一塊方形的玉質印章,上麵有侯文山印四字,這就證明他就是侯玄機的某一帶子孫,還在包袱發現了一個沒有完全腐爛的羅盤,底部刻有清康熙年製的字樣,這些東西也就證明死的這家夥是康熙年間的人,也就是說死了已經四百多年。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子孫學藝不精,或許是他沒有把這裏留下機關講明白,總之可謂是因果循環天道不可欺。
青陽從蕭雨身後的背包中取出一瓶礦泉水,然後澆在了獸皮的北麵,頓時光滑的皮卷上顯示出了一條條清晰的紋路。
王大炮掏出蕭家留下的那一份地圖,兩張圖進行比對,隻見大體的脈絡相同,但是細節上侯家的這份地圖要精確詳細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