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宛城攻防戰(上)(1 / 2)

“公子......你是怎麼想得出如此......嘔......”

南門城角處,張升臉上圍著塊布,正叫苦不迭,話沒說完,便忍不住扶著城壁吐了出來。

整個城南之上都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息,幾個士兵同樣在臉上裹著布,架著一口大鍋,裏麵熬煮著昨夜收集而來的糞水尿液。

同樣的事情,也正發生在其餘三道城門處。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何毅,同樣苦不堪言,一張小臉給熏得沒有一絲血色。

這便是何毅昨日想到的“生化兵器”,煮沸的糞便尿液,美名“金汁”。

金汁在古代也曾出現過,多用於守城,不僅可燙殺敵人,且糞便肮髒,傷口多腐,漢朝可沒有抗生素,被澆上一身那就隻能等死了。

而且這氣味......對敵軍也是一種很大的震懾。

但這氣味對熬煮的一方同樣難以忍受,即便讓士兵都在臉上裹著塊布,但這衝天的臭氣還是無法完全避免。

這正是所謂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先撤了,你們扛不住了再換人吧......”

何毅再也無法忍受,在那些士兵幽怨的眼神中,帶著張升溜出去透氣,好在自己飯吃得早,否則至少要像張升那樣吐上好幾遍。

“咚、咚、咚!”

城樓之上,驟然響起了士兵的示警聲,而後,嘹亮的鼓聲慢慢響起,逐漸變得激昂起來。

來了!

何毅暗道一聲,立馬登上了城樓,士兵也在各將的調動下,全副武裝,呼哧哧地登了上來,在城牆之上嚴陣以待。

遠遠望去,便見到黃巾大軍如蝗蟲過境般朝著宛城撲了過來,其數量至少是昨天的兩倍,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何毅深知有了昨天的教訓,張曼成不會再給他鬥將的機會,所以沒有在城下布防,而是選擇了直接在城頭迎敵。

而張曼成也是如何毅所想,臨近宛城振臂一揮,直接號令大軍發起了進攻。

大軍在接近宛城之時,又分成了四部,分別向東西南北四門同時進軍。

何毅不慌不忙,從容不怕地調兵遣將。

南門賊兵最盛,是張曼成主要進攻之地,何毅便親自率領黃忠李通二將鎮守南門;東西二門為次,便令陳恭何才分別指揮;北門攻勢最弱,則交給了魏班防守。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張曼成身邊並無人為他出謀劃策,隻能選擇最下的強攻,何毅本以為他是個目不識丁的莽漢,但細看之下,倒也不是一無是處。

張曼成強攻三門,而北門卻沒有多少兵力,正合了孫子兵法中圍三厥一的原則。

若四麵合圍敵人,就可能令守將下定決心拚個魚死網破,反之,若故意留下個漏洞,就可能使守將在逃跑還是死戰之間搖擺不定,同時也能讓守方士卒鬥誌渙散。

不過何毅卻對此求之不得,因為他從未有過逃跑的念頭。

張曼成在北門虛留缺口,何毅便能調動更多的士卒,緩解其餘三門的防守壓力。

首先衝上來的一批黃巾軍顯然是充做炮灰的雜兵,除了少部分人手中拿著些木棍竹槍,大多數都是背負著沙袋。

宛城城池高大,城壁厚實,但因其位於南陽中心,少有戰事,除了一條略為寬闊的護城河之外,什麼防禦工事都沒有。

張曼成根本就沒想過讓這些雜兵殺敵,隻是想用其背負沙袋填平宛城護城河罷了,順便再消耗漢軍的箭矢,磨損漢軍的銳氣。

何毅明知如此,卻也不得不下令放箭。

這類士兵戰力最低,數量卻是最多,所謂蟻多咬死象,若讓他們一窩蜂撲到了城下,也勢必會造成極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