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
褚貢戰敗之後,郡丞閻象在第一時間接管了宛城的所有事務,一麵安撫百姓,一麵整頓士殘餘的兵力,並向朝廷和荊州方麵求援。
即便如此,閻象心裏也還是沒有一點底。
荊州刺史徐璆現在荊南陷入苦戰,與賊酋黃龍僵持不下,正自顧不暇,根本沒有餘力向宛縣增援。而朝廷那邊的援兵想要來到宛城,那勢必要穿過戰火蔓延最嚴重的潁川地區,困難重重,一時半會根本無法到達。
張曼成擊敗褚貢後,挾此大勝之勢席卷南陽,堵陽、雉縣、葉縣、博望等南陽重鎮相繼淪陷,相信等張曼成穩住局勢之後,便會將兵鋒指向宛城。
宛城之內,每天都有無數的流民湧入,皆是因黃巾戰火波及而失去家園來宛城避難。
這其中也可能藏著些黃巾細作,但閻象無法坐視流民餓死在城外,一並接入了城中安置,並派人監視。
褚貢大敗的事如陰雲一般籠罩在宛城所有人頭頂,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張曼成便會攻入宛城。
何府之內,何毅正在屋內苦思冥想。
他沒有想到褚貢會敗得這麼快,敗得這麼徹底!
六千大軍十不存一,逃回宛城的隻有四百殘兵敗將,加上城中原有的一千士卒,整個宛城之有一千五百的可戰之兵。
要知道城外的黃巾已經擁有了十萬之眾啊!
如何才能保全自己與何府的人,何毅絞盡腦汁。
殺出去?
他不是能在八十萬大軍中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而何老太年近八十,更是連馬匹都無法騎乘,想要在遍地黃巾的南陽殺出重圍,無異於天方夜譚!
至於援兵方麵,徐璆那邊何毅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至於何進,何毅相信他不會坐視何老太陷入陷境,但想要等他們發兵過來,再穿過潁川的黃巾大軍,保守估計,宛城還需自己堅守十日左右。
麵對著將近百倍於己的黃巾大軍,堅持十日,難!
黃敘步入屋內,向何毅通報:“公子,老夫人請你去大堂一趟。”
何毅“唔”了一聲,“祖母有說什麼事嗎?”
“沒有,隻是閻大人也在大堂。”
“閻象?”
何毅精神一振,隱隱猜出了閻象的來意,當即換好衣服,向大堂走去。
來到大堂,何毅一下子就看到了位於主位上的何老太與其身側的閻象。
“祖母,閻大人。”
何毅走進堂內,恭恭敬敬地向二人施禮之後,便入了坐席。
何老太衝何毅點了點頭,轉回對著閻象慢條斯理道:“閻大人的來意我已經知道了,隻是我年事已高,怕是不便出麵,這事便交給我的孫子何毅來做吧?”
“這......”
閻象臉色有些難看,遲疑道:“下官並非懷疑毅公子的能力,然茲事體大,毅公子年紀尚幼,讓他來負責此事,怕是有些不妥吧”
“閻大人,放心好了,我老婆子雖然寵愛孫子,但也不會在這事上亂來,他若無法成事,你再來找我便是了。”
何老太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閻象除了接受還能怎麼樣?
何毅適時開口道:“閻大人有事但說無妨,毅定會竭盡所能。”
何毅對閻象也有印象。
在何毅的記憶中,閻象後來是漢末諸侯之一袁術的大臣。
袁術將要稱帝的時候,閻象在所有人都讚同的情況下毅然反對袁術稱帝,並引用周文王的典故向袁紹進言:
“昔周自後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亦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
雖然閻象最後還是無法阻止袁術稱帝,但這樣一個敢於在一片諂諛附和聲中直言相諫的人,何毅相信他是一個好官。
閻象來此的目的,何毅大概清楚,無非是要人罷了。
閻象知道一千五百守軍根本無法守住宛城,早在兩天前便開始募兵,但響應者寥寥無幾。
城中百姓皆被黃巾軍的威勢給嚇破了膽,連六千大軍都給葬送在了舞陰,他們哪裏再敢去投軍?
募不得人,閻象隻能打起了宛縣豪強的主意。
漢朝末年,世家大族多有豢養家兵的習慣,宛縣雖沒有什麼真正的望族,但那些本地豪強家裏的家兵也不會少。
私兵、門客再加上府中僮仆,多的能拿出二三百人,少的也能湊出個百八十人,將每戶豪強的家兵彙聚在一起,其力量也不容小覷。
閻象想讓那些豪強捐出家兵,但那些人大多極為自私,不願意出血,又眼高於頂,瞧不起閻象,根本不去理會他的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