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將軍剛剛出征******不久,如今戰火正猛,劉毅起身大聲讚道:“好,好一個,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嫵媚女子感觸頗深,沉默不語。
劉毅心中顫抖,也不在說話,靜靜感受著這詩韻味。一時間竟然是將唐四藏看做知己相待。
唐四藏輕輕一笑,看向劉毅,輕聲道:“我們那裏有一個故事,
它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於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倆人越談談越投,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他們約好明年中秋再到這裏相會。和鍾子期灑淚別後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在江邊呼喊著鍾子期的名字,仍不見子期。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不幸染病去世了.聽了老人的話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以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淒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青山為之動容,河水為之嗚咽。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歎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杯視之。”
劉毅取下腰間劉天所贈青玉佩,仍向唐四藏,一笑,轉身離去,去時長歎:“
心跳動,形跳動,跳到長安北門中,城中愁更愁。
思悠悠,念悠悠,念到天塌方始休,青玉掛腰頭。”
劉毅轉身離去,劉天緊跟,走時,冷哼一聲。
多次提及考舉之事和從軍之事,當時便是被關進房中,多日不得見日,若是偏說他劉毅文采蓋狀元,可是誰知心中抱負千萬斤,卻是夜裏獨自歎。那一年,泯滅了那男兒何不帶吳鉤,或是,高頭大馬錦衣還的夢,那一年,劉毅十二歲。
唐四藏接過青玉佩,看著這和白玉佩可以拚接為塊的玉佩,麵色憂愁,輕聲喃語:“倒是遇見了知己,話說,人生求一知己難,誰曾想,弱冠左右,便是遇見知己。如此場景,莫不是要我唐四藏撕錦斕袈裟謝知己嗎?”
葉無淩得意起身,笑看眾人,良久坐下,坐時傲氣一句話:“怎的,這首詩如何?入不入爾等法眼?你們幾位也是各自作上一首,好讓蘇煙姑娘自己對比一下,看看誰的好,誰的壞。”
沒有搭理葉無淩,吳定問道:“可真是你所作?”
唐四藏反問:“莫不是為你所作。?”
嫵媚女子笑道:“如今這位公子已經吟詩一首,諸位也表演一番可好?”
果然色迷心竅,諸學子各自拱手道:
“好,我等自不能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