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怎麼可以這樣,你說你這樣硬逼著人家答應親事,實在是太丟自家的臉麵了。你不要管我的親事了好不好,都說姻緣天注定,這緣分來了你攔都攔不住,緣分沒到你怎麼上趕著都沒用。這兩天我和小弟還要托人找夥計,夠忙的了,你就別拿這樣的事情來添亂了。”母女兩個一起去買菜,一路上林小溪苦口婆心勸著劉氏。

女兒的婚姻大事重要,兒子的買賣更重要,畢竟這關係到全家人往後的生計。劉氏點了點頭:“娘知道了,這事先放著吧。我這幾日還是先別回去,等你們尋到了夥計我再走。咱們家買賣做大了有錢了,人家隻會主動上門求娶你。娘想通了,往後這樣掉價的事情你娘絕對不會再做。”

知縣大人送了五十兩銀子,本來林小弟讓她帶回去十兩做家用,畢竟何氏要生產了。鋪子裏正當用錢,劉氏隻肯拿五兩,說家裏本來就準備了錢的。對於兒媳婦想置辦新衣裳的心思劉氏不是不明白,還有何氏生產也要添置新衣裳了,所以特地拉著林小溪去綢緞鋪去看布料。

母女兩個手裏錢不多又想多置辦兩身,自然隻能買那便宜的粗布。可是一進入綢緞鋪,劉氏看到鋪子裏另一頭的綾羅綢緞,忍不住走過去看了又看。正好有母女兩個帶著幾個丫頭婆子在那裏挑選布料,那做母親的約莫三十五六歲,穿著煙粉色條狀暗紋綢麵對襟褙子,米色長裙。溜光水滑的元寶髻上的斜斜插著根翠玉蘭花簪子,鬢角還簪了一朵淡黃色蜜蠟珠花。

那姑娘則穿著粉紅底子繡梅蘭竹菊紋樣的右衽小襖,月白色細褶裙,垂鬟分肖髻上插著隻玉鑲紅寶石簪子,看年紀也就十二三歲的樣子。這對母女的衣著明顯比普通人要華貴,八成是某位大戶人家的家眷。

姑娘挑了一匹柳黃色一匹藕色的綢緞在自己肩上比來比去讓自家母親以及丫頭婆子給意見。丫頭婆子各執一詞,姑娘的母親也舉棋不定,姑娘讓掌櫃的給意見,掌櫃的道:“依小人看來,姑娘膚色白皙,兩種色兒都好看。不如姑娘將兩匹都買了,縣太爺家的閨女又不是寒門小戶,多穿兩身兒衣裳又怎麼了。”

縣太爺家的閨女,這對母女竟然是縣大人的妻女。劉氏激動地打量著那位夫人,眼前之人果然是自己當年見過的縣大人的妻子譚氏。她忍不住慢慢走過去對人家道:“可是知縣家的夫人,多年不見,夫人的模樣倒是沒怎麼變。”

譚氏看了看劉氏,忽然驚道:“你是林家姐姐!你的模樣倒是變了,瘦了許多,你不叫我我還真不太認得出來。”劉氏笑道:“夫人還認得我啊,我真是太高興了。”說完拉過林小溪道:“這是我家閨女小溪。小溪,這是縣大人家的夫人,快來見過。”“小溪見過夫人。”林小溪趕緊衝對方行禮。譚氏拉著林小溪的手笑道:“好,這就是小溪,好俊俏的姑娘。”接著譚氏讓自己的女兒明珠見過劉氏母女。

“前兩日侄子上咱們家,本想請你們去家裏吃一頓飯的,可是我們一家子才搬來,宅子擺設什麼的都沒弄好,亂糟糟的,就不好意思請你上門了。好在咱們在這又不是隻呆三五個月,往後等安頓好了再請也是一樣。”譚氏不好意思地解釋。

劉氏發自內心地道:“大人政務繁忙,夫人要掌管那麼大的家業,咱們哪好意思上門叨擾。說實在話,收到你們幫襯的銀子我們已是喜出望外了。”譚氏笑道:“林姐姐說話還是這麼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