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被遺忘的神殿(2 / 3)

奔馬一刻,呈現在弗利德他們麵前的是一棟巍峨高聳的類似修道院的地方。

事實上,【巍峨】本來不是用來形容建築物的,可是弗利德隻能用這個詞才能表達出這個建築物給他帶來的驚訝……

因為——真的是太震撼了。

在荒郊野嶺裏,忽然出現了這麼“巨大”的一個建築物!光看正麵,那是橫向寬度過兩百米的建築,依在略有傾斜的山麓上,周圍稀疏的生長著幾顆古木,碧綠的枝葉幾乎和牆壁連在了一起。

高度的話,根據弗利德的估算,大概有四五十米高,而且造型奇特,整體造型呈現三層的結構,仿佛一個蘑菇,又像是一個奇特的煉金燒瓶,細的主幹支撐著一個巨大的圓頂。這裏也是,自二樓開始,一個半球形的平台壓在上麵,隱約有流水的潺潺聲音穿過枝葉。

這附近沒有水源,弗利德很確定。因此,這潺潺流水,隻可能是建築物內出來的。

而且,建築風格也不一樣。

西方大6的建築重視簡潔,因為西方大6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王朝。多個國家並存,就意味著紛爭戰亂不斷。戰爭是最消耗金錢的了,所以西方的建築普遍修築的簡約又實用。

而弗利德麵前的建築,不但高大,而且有著典型的東方建築的特點,先是用門口的青柱,那是上好的石料打磨而成的,雕刻著精致的蛇龍圖案,覆滿鱗片的長龍栩栩如生的盤踞在柱子上,即便因為歲月的風化腐蝕,這裏變得古舊且殘破,依舊透出一種滄桑的威嚴感。

石柱後麵是一扇朱紅色的大門,門上明顯曾經鑲嵌著各種寶石,如今隻剩了被挖去的殘口,無力的訴著曾經遭到的劫掠。

而屋簷更是東方特有的“飛簷”,邊角的位置,屋簷仿佛振翅欲飛似的高聳勾起,這個結構既有利於內部采光,又有利於排泄雨水,還能突出建築的輕靈感,是集合實用性和美觀性一體的奇妙結構。不過從二樓開始那突兀的平台來看,這個結構應該是單純的裝飾罷了。

這……在西方大6,居然有這麼明顯的東方式風格建築?

事出反常必有妖!

弗利德多了個心,騎著黑馬,左手凝聚出一麵鳶形盾,右手換上了一根矛槍,心翼翼的接近門口。

把矛槍插入門縫,弗利德以不直接接觸的方式,心翼翼的“撬”開大門……

這樣是最安全的,如果有“觸碰”式的機關,自己也可以有反應時間,不管是凝聚死氣還是縱馬逃走,都需要反應時間。

而裏麵傳出來的,是清新的味道。

一般而言,常年封閉的空間裏,都會蔓延著塵土的味道,如果曾經埋葬了生者,還會帶著濃重的屍臭味,可是這裏沒有。

非要,隱約能聞到水流的味道。

通過門口的石柱圖案被風化的程度來看,這建築物起碼存在於此數百年了,即便是這麼長時間依舊空氣清新,足見這個建築物的通風性之優秀。

這裏是什麼地方?

弗利德多了個心。

“光之精靈啊——聚聖靈之息於此身,現身,靈光之守衛!”

亡靈騎士再次念動了生前無數次使用的念詞。

隨著他的輕吟,無數斑駁的光點仿佛螢火蟲一樣群集而來,在弗利德身側,凝聚成了一個**歲孩童大的巨大光球。不僅如此,光球好像黏土一樣,不定性的扭動歪曲,真的像是一個人似的,生出了雙手和頭的,酷似一個人類的半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