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

開篇

中日首次明確

釣魚島主權存爭端

11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來訪的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穀內正太郎舉行會談,雙方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具體內容為:一、雙方確認將遵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和精神,繼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二、雙方本著“正視曆史、麵向未來”的精神,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政治障礙達成一些共識。三、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製,避免發生不測事態。四、雙方同意利用各種多雙邊渠道逐步重啟政治、外交和安全對話,努力構建政治互信。有專家解讀稱:中日四點原則共識,為兩國關係逐步走出低穀創造了必要條件,其中一個重要看點是,第一次以見諸文字的表達,明確了中日在釣魚島及東海存在主權爭端,雙方強調存在不同主張,這一點非常重要。在中日關係外交史上,雖然一貫存在釣魚島主權爭端,但過去用的是默契和共識的方式,日本政要常常出於不健康的心態,肆意歪曲外交交涉的曆史,不承認雙方有默契,不承認形成過共識,甚至非常無理地提出,中方如果認為外交史上有過這種問題,就應該拿出證據來。這讓我們非常不滿意,所謂默契就是指暗相契合,如果有文字上的東西不就是明契了嗎?現在有了這樣一個原則共識的記錄,就打消了日方肆意歪曲外交曆史事實、肆意解釋兩國關於東海和釣魚島爭端的可能性。今後取代默契,我們就有了明契。

墨西哥高鐵中標告吹

中企有致命傷

正當官媒為中國首次獲得墨西哥大型高鐵合同而歡呼的時候,墨西哥總統涅托11月7日突然決定取消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牽頭的合資財團中標的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鐵項目合同,並重新啟動招投標程序。墨西哥取消合同消息後,中鐵建A股股價大跌5.5%,港股大跌5.2%。此事件直接原因是墨西哥反對黨國家行動黨對中國鐵建牽頭的財團得到該項目提出了質疑。墨西哥國家行動黨認為,這次競標最終確定的項目建造價格太高,並且墨西哥政府沒有給予其他有興趣競標的公司足夠的準備時間,項目招標過程缺乏透明度,與中鐵、南車合作競標的墨西哥公司中有一家和政府頗有聯係,其老板是1994年卸任的前總統卡洛斯的親戚,且該公司還為涅托提供過總統競選資金支持,雖無直接證據佐證,但墨西哥政府仍無法排除腐敗的嫌疑。此外,包括日本三菱、法國阿爾斯通和德國西門子在內等16家退出競標的企業也發出抗議,認為該項目從招標到截標的時間僅兩個月,對其他企業不公平。中國財經學者認為,“中國此前的低價名聲,以及不為盈利惡性爭奪市場的做法,敗壞了自己的市場,在波蘭等地的調整公路工程毀壞了信用,而在沙特等地又過度吃虧。”從此次墨西哥反對派和輿論所指出的事實可以看出,中國企業有致命傷,其一是到目前為止,有實力在國外參與重大項目競標的都是大型國有企業,或者是具有明顯政府背景的企業。此次參與競標的中國鐵建和南車更是兩大企業合資而成的巨型國企,人們認為國有企業受到中國政府幹預,會對其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帶來威脅。另外,中國企業也慣於將在國內的惡習帶到國外,熱衷於以非常規方式在非透明的招標過程中參與國際投標,以非對稱優勢取勝。墨西哥政府如此配合,很可能是雙方在此問題上達成了默契。在國內這種現象相當普遍:為了向自己中意的企業傾斜,故意壓縮招標時間,在招標方式上做手腳。

墨西哥最多將補償2.7億

跳票多是常態

墨西哥《經濟學家報》11月10日報道,有消息稱,墨西哥政府將應該對中鐵建公司牽頭的中墨聯合競標體進行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聯合體報價的1%,具體金額將經過協商並對外保密。據此前中鐵建聯合招標的報價總額約為44億美元,賠償金額將不會超過4400萬美元(約合2.7億元人民幣)。幾日前,墨西哥通訊交通部部長蘇阿雷斯曾表示,中墨聯合體是唯一按時遞交標書的企業,為此,共有200個技術人員在墨西哥工作,並且“耗費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這是其他企業沒有做到的”。墨西哥鐵路局局長巴布羅還做了詳細的介紹:這條高鐵將連接首都墨西哥城和重要經濟城市克雷塔羅,全長210公裏,其中15.9公裏為高架橋,11.6公裏為隧道,設計時速為300公裏,全程共計耗時58分鍾,項目計劃建設工期40個月。在一些國家,毀約是經常發生的。委內瑞拉自2006年以來,接受了中國500億美元石油支持貸款,但因其償還能力有限而拒向中國如期還款。委內瑞拉全國性報紙公開稱,該國不再需要每日向中國出口33萬桶石油以償還貸款。相反,小型投行BancTrust表示,PDVSA現在向中國出口石油量的多少,完全由其自己決定。另外,貸款期限已在當前的3年基礎上延長,可能是無限期的延長。中國商務部後來已證實了這一變動,並指出這是應委內瑞拉的要求而做出的。10月有媒體曝出,已運作長達數年的中朝鴨綠江跨境大橋也由於中朝政治關係趨冷而被朝方單方麵終止,這座大橋的中國部分已如期完工,後續工程也在建設之中,然而朝鮮在勒索中國提供資金遭拒絕後,拒絕啟動朝鮮一側大橋的建設,那裏至今仍是一片菜地。更早些時候,吉爾吉斯斯坦宣布,拒絕中國企業修建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的計劃,導致該項目陷入僵局。而建設橫跨中國與中亞的大鐵路構想提出已有十多年,最終也是在上述因素影響下,受到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幹擾以及在該地區具有重要地緣利益的俄羅斯暗中作梗而取消。這種針對涉外項目的不嚴肅和朝令夕改,在拉美各國是司空見慣的,冷戰期間英國曾先後中標阿根廷、巴西、智利、委內瑞拉多票巨額軍艦采購合同,範圍從航母、巡洋艦到新型驅逐艦一應俱全,但多以反悔、推倒重來或反複修改條款而告終。這種情況在高速公路、電站、大壩等項目上也並不罕見,被“跳票”的國家則包括當今幾乎所有重要經濟體,連已解體的蘇聯也未能免俗。即以高鐵為例,墨西哥並非第一家起意的,此前阿根廷、巴西都曾大張旗鼓造勢、招標,但結果要麼流標,要麼取消,竟無一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