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福鎮的幾個領導,就找到了開發區的林水根,尋求政策上的支持,當然還要有資金上的支持。夾嶺子原先的建築,都是飯店形式,已經過時。
想再發展飯店的路子,絕對是不行了。要想再發展紅燈區項目,更是行不通,別說梧桐市不願意,就是願意也沒人願意來。現在的娛樂業,幾乎都在開發區之內,旺福鎮隻是後開被劃歸開發區的,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了。
旺福鎮現在的鎮長是萬啟林,就請示林水根:“林主任,旺福鎮劃歸了開發區,可是,旺福鎮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企業,一直以來就是指望著這個旺福山,雖然也有30%的收入,可是,這跟其他的鄉鎮相比,還是落後的,您是不是給想一個辦法,也讓旺福鎮發展起來”。林水根聽完了萬啟林的講述之後,也明白了萬啟林的用意。最主要的是想發展夾嶺子一條路,這條褲路足足有10公裏長,原來的時候,有近千家飯店,也是很牛逼的,一家飯店,每個月都有500元之上的財政收益,那就是50萬。
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村民富裕起來,這也是一個鎮長的榮耀。林水根笑道:“老萬,夾嶺子我看過,現在確是是破破爛爛,根本沒有十年前的輝煌,前幾天我去看了一下,心中有了一個大概。也有有個腹案,你們這樣行不行:既然旺福山是遠近聞名的道教聖地了,那夾嶺子就在附近,是不是也發展一些小型的道觀?”萬啟林很是不明白,問道:“林主任,小型道觀是什麼意思?”林水根就解釋說道:“旺福山是大型道觀,每天來瞻仰道教始祖的,是水泄不通,這需要一個分流,比如說住宿,比如說吃飯,比如說求道,這裏麵很有學問;我這個想法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我在夾嶺子最北麵,也是距離旺福山最遠的地方,竟然發現了一個私人道觀,修建的非常精致,裏麵主要的不是做道教之事,竟然是做一些道教大素食齋飯,很是不錯,這叫掛羊頭賣狗肉。
不過,這個創意確實不錯,要是旺福鎮加以因勢利導,對所有想做跟道教有關的個體,實行鎮機關審批,加旺福山道觀審核,尤其是想利用道教做生意的,必須嚴格審核,達到條件才行,這樣一來,夾嶺子這條道路,就會形成一個以道教文化為主的文化走廊。區裏也拿出一部分資金出來,一是對夾嶺子的道路進行整修,二是對夾嶺子道路兩旁的就建築進行全部拆除重建,所有的夾嶺子建築,要進行嚴格的審批製度,旺福鎮要統一管理,統一收費。最好是讓雲水實業出資,盡量不允許私人亂建亂蓋,實行有償租賃的方式,因勢利導,就能走出一條獨有的道教文化之路”。萬啟林聽了很是受啟發,當即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疑問和建議,林水根就親自來到旺福鎮,跟鎮裏的幹部商議了幾次之後,就形成了一整套的方案出來。隨後就在夾嶺子一條路,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建設,最主要的投資,卻不是鎮裏,而是旺福山雲水事業公司。雲市實業是投資主體,產權也是明晰的,屬於雲水實業,這樣一來,一是避免了重複建設,也有了規劃。夾嶺子的主要方向,是有兩條,一是道教文化,一是旅遊文化。原來的近千家建築全被被拆除,隨之建設了很多旅遊景點,主要的是一些道教的道觀。
每一座道觀,村民都可以申請經營,隻是繳納一定的租金,這樣一來,不但是雲水實業有收益,旺福鎮也有收益,更重要的是經營的村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