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燕王(六)(2 / 2)

在趙炎的記憶中,漢趙就是因為國內民族太多,匈奴人未能取得完全的主導權,在和石勒的最後決戰中,受到後方叛亂的影響,匈奴人劉曜最終國滅身死,但是現在似乎不會了,一方麵,現在的曆史中多出了趙炎,而石勒也沒有曆史上的那麼強大了,特別是這次劉曜的行動讓的漢趙的整體實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河西的那些小族得到了漢趙的土地也是很高興,而劉曜也沒有為難他們,隻是要求他們納貢,而得到了好處的這些小部族也迅速在漢趙的指揮下聯合起來,各族精兵盡出在祁連山下一舉擊潰盧水胡等部族的聯軍,劉曜穩定了自己的後方。

趙炎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這麼的發展,穩定了自己後院的羯族和匈奴人重新將目光放在了前線的戰局上,而看到遼國人不表態,石勒和劉曜在無奈之下隻能尋找其它的外援,不過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在這裏。

一方麵匈奴人找上了一直在北方的拓拔鮮卑人,而羯族人卻是找上了江左的晉庭,希望乘著簽訂合約的這個時候,以匈奴人的土地為誘惑希望晉庭派兵北伐,不過很出雙方所料的是,拓拔鮮卑人和江左晉庭都是拒絕了對方的要求。

回過神來的兩部立刻轉而反過來尋求支持,匈奴人找上了江左晉庭,而石勒則是找上了拓拔鮮卑人,而大出趙炎所料的則是晉庭竟然同意了匈奴人的請求,而拓拔鮮卑人則是同意了石勒的要求。

不過想想也就明白了,趙炎明白,江左那邊答應恐怕是統治階級的一直要求,司馬睿想要坐穩皇位就需要拋棄長安晉庭的舊事,而王氏為代表的中原士族希望自己的能夠永久的獲得這樣的地位,畢竟在中原士族中來看,琅琊王氏確實不是什麼強大的士族,而江左的顧氏、謝氏、蕭氏等則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地位了,不過三方一拍即合,自然便是同意了匈奴人的要求了。

而拓拔鮮卑人則就更簡單了,草原上的馬兒是不會舍近求遠的,他們需要的是就近的牧場,草原上的雄鷹是不會穿越關內、穿過關中去尋找草原的,他們隻會在自己的視線內尋找,而且在鮮卑人的心中,匈奴人是他們的大敵他們是不會向匈奴人乞降的,百年前他們的祖先曾經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百年後他們更加不會與匈奴人合作了,草原上的男兒隻會向比自己強的人低頭,現在的匈奴人已經沒有這個資格了。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一支力量遼國卻還沒有任何的表態,看著遼國的無動於衷,匈奴人忍不住了,立刻請求晉庭下令遼國參戰,而江左的晉庭也認為既然是晉庭參戰,那麼實力最為強大的遼軍也不能隔岸觀火,況且晉庭還有給趙炎最新的任命,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晉庭的使者也就順勢的來到了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