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叛(二 上)(1 / 2)

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叛(二 上)

公元319年伊始,整個遼東發生了一係列的重大變故,仿佛就像是今年連綿不斷的暴雪一樣,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劇烈的變故,最重要的就是遼國掌控者趙炎的回歸。

隨著趙炎的歸來,整個遼國幾乎是一反常態,一方麵低迷已久了遼東各部都迅速的行動起來,北麵鍾炎,東麵段遠山都是迅速的行動起來,拋棄了原先的主動防禦,而是主動的進攻起來,迅速的扭轉了不利的態勢,基本上和遼軍形成了互相對峙的局麵。

遼軍方麵調兵遣將,準備著下一步的進攻,而胡人則是因為近年連綿不絕的大雪使得各部族的生活供應嚴重不足,加上遼軍的封鎖和不斷的進攻消耗,整個叛軍都幾乎達到了力量的極致了,無力對遼軍發起進攻,隻能進行被動的防禦作戰,企圖將戰爭拖到開春之後。

麵對著這種局勢,遼軍反攻的態勢已經非常的明顯了,而且在趙炎下令兩路大軍進攻的時候,魯平和陽裕兩人曾經協商雙方同時進攻,重創遼軍之後再休整,因為他們也發現了趙炎的不尋常。

按照他們對趙炎的了解,在這種時候,趙炎肯定早就發兵全麵進攻了,怎麼會隻讓鍾炎和段遠山這兩個指揮部隊。

而且這兩個人在遼軍之中雖然也算是大將,但是明顯還是比不上嶽布等人,而趙炎竟然讓嶽布留守燕京,卻沒有讓嶽布北上,這樣的情況出現,可能性也就隻有一個了,遼軍兵力不足。

幾乎同時得到相同推斷的陽裕和魯平兩人都是大驚失色,一方麵他們有些不明白為什麼遼軍會兵力不足,擔心是遼軍的陷阱,但是另一方麵卻又立刻意識到了這是他們的一次絕好的機會。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擊潰遼軍的主力,即使之後遼軍大軍回援,在氣勢上也必然會輸掉一籌,而叛軍則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進行整補,補充兵員穩定遼東形勢。

因此,陽裕立刻找到了九大胡帥,召開大塚宰會議,胡人在叛亂之後為了便於指揮,在陽裕的建議之下組建了大塚宰會議,由九個參與叛變的部族的族長和他自己,一個十個人組成,以便統一指揮作戰。

但是陽裕費盡口舌也未能說服九大胡帥同意他的反攻方案,他們各自的部族在冬季都是損失很大,牲畜、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在這麼下去,他們的部族恐怕熬不了多久了,也因此,他們有了罷兵的意思。

按照這些人的想法,既然他們已經叛變了就不可能再投入遼國的陣營,所以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就隻有遷移這一條路了。

但是遷移也是很難辦的,之前在遼國的旗下,各部族的胡人都分到了草場或者田地,他們的孩子都有機會上學,雖然這些胡人可能都不識字,但是他們知道,能夠學些東西畢竟是好的。

所以,在叛變初期,各部族很多的牧民其實都是不願意叛亂的,但是由於各部族族長、長老的出麵,大部分的部民處於對族長、長老們的信任還是加入了大軍之中,剩下的少數人也都無奈的加入了。

但是隨著遼軍的鎮壓和冬天不斷的天災,這些思想單純的牧民們已經開始感到不滿了,鬧得最凶的就是最先開始叛亂的慕容鮮卑人和宇文鮮卑人,他們的族人十分不滿意部族首領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