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張賓早就看出來了,遼國雖然有個宣政殿很是讓張賓稱讚,但是大權集中於中書省這一製度張賓卻是極為的反對。
畢竟這樣一來,能夠製衡高官的力量幾乎全部都需要趙炎的支持才能夠成型,一旦趙炎離開盛京,那麼就會產生很多的事情。
陳浩若有改革的腹稿,也對這樣的情況表示了足夠的憂慮,但是趙炎很長的時間都在外征戰,改革進行的多,但是畢竟都不徹底,阻力很大。
陳浩若想要完整的推行改革,也草擬出了方案,但是一直無奈於趙炎的征戰和繁重的國務,始終得不到實現。
而且最重要的是,陳浩若雖然地位崇高,但是他的影響力主要是在軍隊和遼國舊臣之中,遼國政權的建立過程中,雖然重要官員都是塢堡出身。
但是更多的中低層官員卻是平州的舊臣或者是寒門子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些寒門官員一進入就為士族招納,魯平的叛亂得到了晉庭和士族的大力支持,自然就使得陳浩若陷入了困境。
“王爺,遼國發生了叛亂,在賓看來,最危險的不是魯平,而是陽裕!”張賓沉思片刻後認真的說道。
趙炎聞言一震,馬上開口說道:“先生何出此言?胡人用軍隊便可平定,但是這個士族叛亂可就是真的麻煩了,弄不好會大傷國本的!”
“王爺,士族雖強,那是指在廟堂之上的強,雖然這些世家武裝起了軍隊,但是這些軍隊顯然不可能是韓賓先生和段遠山將軍的對手,平定是早晚的事情!”
“王爺牢牢的執掌著遼國大軍,在軍中的威望極高,雖然有部分軍隊參與叛亂,但是那些都不過是各府的軍隊,遼軍的精銳部隊各道駐軍都還是王爺的親信執掌!”
“而世家方麵,一旦叛軍失敗,這些世家就會選擇下一個扶植對象了,隻要王爺敦促各部進攻,魯平之亂不足為患!”
“但是胡人的叛亂就是真的麻煩了,胡人不服統治,雖然胡人貴族為王爺擒殺甚多,但是平民中的桀驁之徒更多,他們雖然沒有多少政治頭腦,但是一旦有胡人貴族逃出呼應,那麼胡人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裏集聚相當龐大的軍隊!”
“這些胡人沒有政治地位,但是手中有兵,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外族人,一旦成了氣候,想要再平定就很麻煩了!除非現在王爺就狠下心腸,殺一儆百!向胡人展示王爺的鐵血手段,震懾胡人,這樣就容易辦的多了!”張賓有些遲疑的說道。
趙炎自然明白張賓的意思,自己的漢化教育目前看起來是失敗了,胡人隻相信實力,沒有實力這些人就會起來造反,遼國必須在這次的戰爭中贏得勝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要知道,在遼國有著一百五十萬以上的胡人存在,相對應的,經過趙炎的努力,遼國漢人也隻有四十五萬戶一百九十餘萬人,相比之下,並沒有太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