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戰冷冷的看著說話的中年人,這個人他認識,是羯族克力部的族長,當年石勒騎兵的時候曾經向這個人借兵,但是這個人當時竟然一口回絕了。
而後來石勒受封襄國之後,這個人不顧石勒的命令,帶領全部八萬多人集體搬遷到了襄國附近,而此人也一躍成為襄國最強悍的勢力之一,而石勒也不計前嫌任命此人為庶長,但是現在…
石戰麵色凝重的看著帳中群情激奮的各部族長們,不過凝重中卻是帶著很大成分的蔑視,想想也是,這些人看到自己的利益受損就千方百計的想要破壞別人的利益。
他們不從事征戰、不從事生產,卻需要普通年輕人提交自己的勞動果實來養活他們,勤奮的人一年四季都吃不飽,而懶惰的人卻整日飽食,何其不公也!
石戰幼年師從漢人儒師,深受漢人文化的影響,深得石勒的重視,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石勒是準備將石戰作為自己兒子的輔臣來培養了。
石戰不同於其他羯族高層,他非常明白漢族強大的實力,也非常明白漢族地主階級對襄國政權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也正是因為有他的支持,張賓、韓賓、張敬等人在襄國的改革才能夠最終實施下去,要知道,最初石勒都是顯得很是猶豫。
因為他也拿不住這樣的改革對襄國會有怎樣的影響,也隻有石戰看清楚了這一切,外族想要在中原站穩腳跟,光靠軍事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文化經濟實力的上升。
尤其是文化的認同感,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外族想要統治漢族,為一個一個辦法就是統治者本身融入漢族文化之中,也就是所謂的民族同化,否則,遲早有一天會被趕出中原。
漢人不缺少血性,看看當年的漢朝就知道了,匈奴人叱吒北方多年,打的漢朝幾乎亡國,但是在之後短短的幾十年間,漢人就奇跡般地組建起了強大的騎兵軍團,再經過十年的征戰,凶悍一時的匈奴人就在漢軍的打擊下被迫北逃。
這樣驚人的模仿能力和戰爭動員能力是外族人永遠也學不會的,如果不了解漢族的文化和曆史,誰也無法體會到這個民族在危急中爆發出的強悍的忍耐力和戰鬥力。
雖然現在羯族等民族在中原縱橫無敵,但是石戰卻是知道,這樣的民族壓迫政策和屠殺政策並不能使得漢人害怕。
矛盾在逐漸的加深,如果不進行改變,那麼就會有那麼一天的,漢人再也無法忍耐的那一天,隻需要一個人能夠站出來,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爆發出自己的全部實力,來重新占領中原,甚至是瘋狂的報複胡人…
羯族大帳中的會議還在繼續著,整個羯族大營都顯得有些亂哄哄的,很明顯,這裏的並不是一支真正的軍隊,這隻是一支由遊牧民族組建起來的一直民兵隊伍罷了…
熱鬧的大營中,羯族士兵們都是興高采烈的喝著酒吃著肉,誰也沒有發現在遠處有著幾雙明亮的眼睛在盯著這裏,在黑夜中顯得是那麼的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