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趙炎倒也並不懼怕,因為目前遼軍在淮陽一代不僅有前鋒營的兩萬精銳,還有著正黃旗所部的十營五萬人馬…
為了保證實力,趙炎還特地命令從平原正白旗所部抽調四營兩萬人馬,從濟南正藍旗抽調兩營一萬人馬,使得程乾正黃旗麾下兵力達到八萬餘人,全部由哈齊兒負責統領…
“王爺,目前我們已經從海衛調集了足夠的糧草和軍械,正白和正藍兩旗的三萬援軍也已經到達了前線,目前我們的前期準備已經完成了”,正黃旗旗主程乾恭敬的說道。
趙炎微微的點點頭,不過心裏也是對乞活軍部眾的力量感到驚訝,因為兵力非常緊張,所以四旗旗主在和趙炎商議之後,從乞活部眾抽調了大批的民眾參與了後勤的運輸,從海衛將堆積如山的物資分批運送到淮陽、平原、濟南等地囤積。
趙炎在離開海衛的時候,雖然海衛港口一帶的倉庫中依然堆滿了物資,但是原先露天堆積的糧草軍械已經全部運送到了前線。
想到這裏,趙炎一方麵為民眾力量的強大感到驚訝,另一方麵也是為遼國強大的生產能力感到無比的驕傲。
趙炎知道,這次運送到的物資中,除了軍械和部分生活物資是遼國本土生產之外,其餘的大糧食、後勤用品、肉製品等等全部都是從倭國、朝鮮甚至是江東直接送到海衛的。
而且現在已經是深秋,遼國的運輸船依然在艱難的從遼東轉運,不過趙炎知道,到了月底可能也不得不停止了。
但是很顯然,大軍需要的物資已經是超額的完成了,甚至有了很大的囤積,趙炎是小瞧了他在倭國和朝鮮半島執行的經濟殖民計劃了,這兩國現在對遼國物資的依賴度已經是大大的加強了,甚至是無法擺脫了。
同時,遼國也開始了對江東的直接貿易,特別是現在,陳浩若等人為了保證南征大軍的用度,特地派遣了三十條海船在結冰前南下,在鬆江華亭鎮買下了大片的土地,建立了遼國的貿易倉庫,在建康設立了貿易代表處,直接和晉庭貿易。
在華亭鎮的倉庫外就是遼國新建的海港,大批的貨物在這裏囤積,運往遼國本土或者朝鮮半島、倭國。
而陳浩若之前就在華亭倉庫囤積了大批的貨物,與江東商家交易前線急需的物資,然後直接運往海衛港,甚至是花了大代價開辟了一條從華亭鎮直接到朝鮮半島和倭國的航線,全年不凍,直接與朝鮮半島、倭國貿易,將獲得物資全數送到海衛儲藏…
陳浩若甚至在朝鮮半島元山港和倭國普天港也擴大了貿易倉庫和設立貿易代表處,將大批的物資運送到各倉庫,銷售後購買當地的物資送到海衛,竭盡所有辦法來保證南征軍的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