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威壓 (二 下)(2 / 2)

禦史院由禦史大夫為首,下設禦史大夫二員、中丞二員、侍禦史二員、治書侍禦史二員、都事十六員、譯史四人,知印二人,通事二人,宣使十人,台醫二人、典吏六人,禦史院掌管政府的監察。

大理寺掌管刑罰,和刑部配合,設立大理寺正卿一員、大理寺卿十二人組成評議會來商定度量刑罰。

太仆寺專司於農工商業的發展和指導,完成政府儲備,幫助農工商業行業的發展和規範,設立太仆寺卿一員主管,下設屯田、牧業、林業、鹽業、漁業、工務、商務等管理處以及國家儲備管理處,作為遼國政府家底的管理者存在…

在地方上,遼國繼續推行府縣製,設立八府,包括遼東府(駐遼陽),遼西府(駐寧遠),北平府(駐北平),高麗府(駐平壤),吉林府(駐龍城),黑水府(駐寧古塔),江北府(駐伯力屯),江東府(駐江東屯),八府下設立四十三縣、二百五十五鎮,以及鎮下村,分別設立知府、知縣、鎮長等行政機構。

對應的地方軍隊方麵,設立總管、統領、分統、隊長等地方軍事官員,由對應的文職官員領導…

遼國軍隊由侍衛親軍、禁軍、北府軍、黑旗軍四部分組成,其中侍衛親軍由王府侍衛處管轄,禁軍、北府軍與黑旗軍三部分由軍機處領導。

在中央,設立禁軍中央十六衛、禁軍駐屯軍和禁軍水師作為禁軍的中央領導機構,十六衛編組為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屯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其中,遼王親率左右翊衛、左千牛衛三衛。

禁軍水師編組為左右龍驤衛,禁軍駐屯軍分為左右武驤衛、左右武毅衛、左右武隆衛,駐屯軍分屬六道行軍大總管,一共禁軍二十四衛。

而在地方上,設立六道行軍大總管,分為寧遠道行軍大總管、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北平道行軍大總管、龍寧道行軍大總管、江北道行軍大總管、江東道行軍大總管,除開統帥禁軍駐屯軍外,還包括所屬地區的北府軍士兵。

北府軍全部為地方部隊,各府總管在本府地區設立三營北府軍,各縣統領在本縣地區設立三鎮,各鎮設立三隊…

各級北府軍隊中,保持三分之一的常備營、三分之二的預備營,平常預備營負責訓練在冊的預備士兵,整訓招募的職業士兵,遼國北府軍是侍衛親軍和禁軍的兵源存在,戰時配合禁軍作戰,各營作為遼軍的訓練基地存在。

黑旗軍則是遼軍在中原的軍事力量,也就是乞活軍部眾組織的武裝,其家戶在冊,在中原遼國統治區生活,從部眾中招募黑旗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