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下令將在日本的華夏移民全部遷回遼東安置,以玄布大和尚的寺廟為前瞻,在倭島十國興建十所巨大的寺廟。
同時,在各國佛寺旁邊設置遼國的貿易市場,這樣的兩手準備讓這十國迅速的發展起來,至少是畸形的發展起來,通過遼國的輸血完成這些國家軍事力量的壯大。
當然,這一辦法在朝鮮半島是不能沿用的,朝鮮三國矛盾重重,而且他們的經濟發展也不是一個貿易市場就能夠影響的。
所以,趙炎除了在半島設立三家巨大的貿易市場之外,還準備了一招,就是三國名義上的合並,高句麗美川王、新羅武藏王、百濟西平王三家王爺也齊聚平壤城。
白山大營行軍大總管劉傳也親自率領三千北府兵來到平壤協助,趙炎看著麵前的這些三位國主,有些好笑的表情浮現在了臉上,本來三家水火不容的國主被自己給請到了平壤商議,而他們麾下的名臣大將也都隨行。
比如高句麗正調王於扶、平川王樸西、山平王蘇韓等等,趙炎開口說道:“眾位,不知道各位對本王的建議有什麼意見沒?”,眾人都是有些鬱悶,想要他們和自己多年的仇敵突然聯合在一起建議國家,這讓他們都是有些疑惑。
不過趙炎接下來的話讓他們都是心頭一震,“朝鮮半島最後必須得到統一,但是誰能夠得到最後的勝利,就得看各位的本事了”,新羅武藏王小說說道:“王爺,你的意思是?”
趙炎聞言笑了笑:“很簡單,三國立刻在漢城組建朝鮮王庭,由高句麗美川王登基為皇帝,高句麗、新羅、百濟為王朝三部分,分別組建自己的王國,高句麗王由赫連王子接任,其餘的事務由你們自己商量,我們不管,以後每年的上貢等等事務由朝鮮王朝負責,其餘的事情,你們自己商量著辦吧!遼國在經濟上會對你們進行幫助,但是我們不會介入你們之間的紛爭,這也是晉庭的意思!”
趙炎的話說完之後三位王爺都是一臉的驚訝,他們沒有想到趙炎是這樣安排的,倒是那些王國的大臣們都有些沉默,不過很快他們就理清了思路。
雖然不知道趙炎為什麼會這樣做,但是他們很明白,趙炎這麼做明顯是要放鬆對他們的控製,隻有高句麗老臣克裏的眉頭緊鎖,趙炎的意思隻有他明白,趙炎這麼做明顯是會挑起朝鮮的內鬥。
而最終的獲益者必然是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但是克裏也並沒有出言說什麼,因為即使他知道趙炎的陰謀。
但是克裏也知道,高句麗的獨立性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擺脫遼國的統治,並且王庭在漢城,以後高句麗甚至可以以貢品為由攻打新羅或者百濟,而他們一旦反抗就是叛亂,這對高句麗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