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東征(七 )(1 / 2)

第九十三章 東征(七 )

不過這次百姓的北遷卻讓遼國獲得了極大的好處,在趙炎返回遼國核心地區的時候讓他大吃了一驚,因為在盛京以及遼河平原一帶,已經建立起了大批的居民點、屯田區甚至是小型的要塞城市。

整個遼東半島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正在建立家園的漢家袍澤,甚至是鐵匠點、漢家牧區等等趙炎規劃的地區都開始了建設。至於進展最快的當然便是三山和馬石津地區的建設,造船場、鹽場、製鐵工場都開始了成片的建設甚至是先期的開工。

特別是大批匠人和和尚施工隊的加入,這一地區的建設開展的很快,並且在三山地區,第一批與高句麗、新羅、百濟的海上貿易已經展開,用鐵器、絲帛換回糧食、礦石等物資,而與倭國的貿易也在這時開始初步的展開,在遼國和尚的幫助下,趙炎的商人已經在倭國建立起了一批貿易口……

此時的遼國已經不能和當初再相提並論了,兩百萬漢家袍澤、五十萬臣服的胡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大小七十五座城池、六十三的要塞關隘、一百三十五個屯田區、十三個牧區、七十三個千戶區遍布在遼國的土地上,拱衛著這個關外的漢家沃土,十五萬常備甲士、十萬預備兵、七萬三千千戶軍的強大軍力捍衛著這個晉庭的北方勢力……

不過由於趙炎之前的命令,遼軍分為了折衝府(北府)、近衛兩部分軍隊,這在晉庭引起了一陣風波,畢竟“近衛”這個詞並不是王爵該使用的詞語,所以在晉庭特使到達遼東後就向盛京留守魯平、陳浩若等人傳達了晉庭士族重臣的意見,所以魯平、陳浩若在這期間向趙炎發信,請趙炎決斷這件事,而趙炎也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可大可小,所以在當時就下令改變遼國軍製的形勢……

遼軍重新編為三部分,虎賁軍、折衝府(北府)以及千戶軍三部分。其中,虎賁軍分為十營五萬人,主要由近衛軍改編而成,北府軍略作調整,盛京駐紮十營五萬北府軍,各要地駐紮十營五萬北府軍,而在五府各設四營十萬北府軍,其中各常府常備兩營共五萬人,加強訓練,而千戶軍則由各千戶區征調,每區一千人,由千戶仆射率領……

同時,趙炎下令由關內北上的乞活軍中挑選青壯年補入北府各軍中,加強遼國北府軍的戰鬥力,將原屬於遼軍編製的工兵獨立出來,由兵部指揮,主要在各地設立兵站等,並由他們完成遼軍的全部補給,而遼軍將主要著重於戰爭,經過這番改變,晉庭使者這才感到滿意,而此時的趙炎正率軍感到了盛京郊外,而在盛京中,此時已經風雲變幻了,各方勢力正在激烈的膠著之中……

盛京城東,高府,密室,“高仆射,這王爺可就要回京了,而且此次似乎不同尋常啊,謝鯤大人和王翰大人對我們可都是愛理不理,完全不像上次那麼的熱情”,遼東豪門公孫世家家主公孫無悔苦惱的說道,這老頭子現在也是遼國的大臣,司職刑部尚書,而在他對麵的便是高家家主高士傑,現在是遼國尚書仆射兼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