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危局(十三 上)
隨後趙炎便急令嶽布整頓兵馬開拔侯城,自己則率親衛隨後趕到,同時留下五千漢軍守厲林口,迅速打掃戰場,進而開拔新的戰場……
遼東,侯城,即是今天的沈陽一帶,西漢時已經具有城市的的雛形,唐朝的時候成為沈州,是唐朝的東北重鎮,公元1296年元代在沈州建立沈陽路,由遼陽行省管轄,公元1386年,明朝改沈陽路為沈陽中衛,成為東北地區諸衛所中重要的一個,公元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從遼陽遷都沈陽,成為後金的都城。
公元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公元1644年,多爾袞揮師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盛京成為陪都,公元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設立奉天府,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後,奉天成為奉係軍閥的大本營,公元1923年,設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陽首次出現市的建製,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該奉天為沈陽市……
陳浩若屯兵侯城抗拒八萬胡人已經多日,經過慘烈的戰爭消耗,守軍已經不足兩萬,而且其中還有著一萬多人新建的突騎兵,但是丁零人和扶餘人也是損失慘重,目前敵軍的總兵力也不過七萬餘人,但是還是遠遠的超過陳浩若的人馬。
斜陽如血,看著遠處密密麻麻的胡人,陳浩若自從軍數十載以來第一次感到了力不從心,他喃喃的看著淒美的夕陽:“大帥,若穀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公元317年8月,陳浩若率部來到襄平以南的侯城,用了一天時間與各營將領勘察地形,選擇戰場。這時平州長史魯平調集的增援部隊正在從侯城東部趕來,遲遲未能到達,因此侯城地區的各支部隊均出現了兵力不足的情況。
侯城地區始終陰沉而多雲,厚厚的烏雲遮蔽了陽光,巨大的烏雲仿佛籠罩了整個平州地區。陳浩若抬眼望去,遠處的遼東方向不斷升起火光和煙塵,那是沿路的漢軍在使用火弩機在向丁零人的陣營開火……
陳浩若的心情十分的沉重,前日他奉命率領大軍南下侯城,看到沿途無數逃難的袍澤,拖家帶口的拚命逃著,陳浩若的心裏無比的沉重,因為他是一個軍人,軍人是不應該讓自己的袍澤受到這種苦難的,這有損於他身為軍人的榮譽。
而在進城後,陳浩若更是感到無比的難受,到處都是負傷的士兵和倒斃在道路旁的袍澤,坐鎮襄平的魯平對此也非常無奈,大戰將始,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籌措糧草上了,實在沒有精力來過問這些事了,隻能命令盡快疏散百姓……
看著眼前疲憊而鬆散的侯城守軍,陳浩若心中一陣的感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究竟是怎麼了?為什麼一個隻有幾十萬人的蠻族可以如此的欺淩我們,看著眼前廣闊而雄壯的山河,陳浩若默默的沉思著,那一瞬間仿佛就是幾十年的光陰……
平州大戰開始於7月,大帥率部前往草原,平州守軍的巡邏部隊在厲林口一帶與丁零人先頭部隊展開了激烈的遭遇戰,雖然守軍頑強的抵抗,但是與丁零騎兵的野戰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血戰了三個時辰後,傷亡慘重的守軍被迫退守城內,丁零人人在摧毀了他們苦心經營的外圍防線後,成群地湧到了厲林口城下,直接開始了進攻厲林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