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新生兒健康的標準是什麼(1 / 1)

食物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但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存在很大差別,而嬰幼兒又是非常特殊的人群,對營養成分的需要也很嚴格,這就需要家長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生長發育狀況,科學搭配營養,做到營養均衡。

生活在現

每位母親在生下寶寶,聽到寶寶的啼哭聲後,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自己所生的寶寶是否健康正常,但這通常由醫生告知。其實,如果懂得新生兒健康的標準,自己就可以判斷出寶寶是否健康。

現象分析

近些年,部分新生兒出現神經和器官功能異常的現象時而發現,大部分新生兒出現異常往往是在離開醫院之後,由於父母對新生兒的健康標準不是很了解,往往延誤治療,從而造成終生遺憾。

專家支招

專家指出,衡量新生兒是否健康應從以下幾方麵進行:呼吸:新生兒降生後通常會先啼哭數聲,而後才開始用肺呼吸。並且在頭兩周的呼吸頻率為每分鍾40~50次。

脈搏:新生兒正常的脈搏為每分鍾120~140次。

體重:新生兒的正常體重多為3000~4000克,如果低於2500克,就屬於未成熟兒,超過5000克則為肥胖兒。

體溫:新生兒的正常體溫在37℃~37.5℃之間。

膚色: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後最初2~3天內,皮膚會輕微發黃,如果出生後2~3周黃疸不退或加深,即為病態。

尿液:健康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會出現排尿。

大便:健康新生兒出生後頭兩天的大便呈黑綠色粘凍狀,無氣味,喂奶後逐漸轉為金黃色或淺黃色。

感官:新生兒對光亮有反應,但隻能看到大致輪廓;無法辨認聲音,但會熟悉媽媽的聲音;對強烈的氣味表示厭惡;味覺發達,對乳汁與牛奶感興趣。

姿勢:雙手上舉,半握拳,肘關節自然彎曲,手腕外展呈W形。兩腿分開,腳心向內。

睡眠:健康新生兒除去喂奶和換尿布以外,其他時間均處於睡眠狀態,無白天黑夜之分。

條件反射: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擁抱等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