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春來很自然地把表演和羽毛球聯係在一起。“換個角度考慮,這就跟打球一樣,跟人打比賽,你得一鼓作氣,每一分都沒有辦法重來的。分丟了就丟了,打好剩下的比賽,找機會把劣勢挽回來。整個劇組就好像打團體賽一樣,如果是你輸了,隊友會幫你拿回來,大家團結一致為了最後的勝利。”比賽不能保證一切順利,舞台劇也不可能所有的細節都是完美的。
交談中,鮑春來總是會自覺不自覺地提到羽毛球,他會用在羽毛球場上遇到的問題來類比自己在舞台上遭遇的困境。然後,茅塞頓開,得到頓悟。羽毛球,曾經是球迷熟悉小鮑的媒介,如今成為小鮑熟悉新領域的媒介。
參透了其中的道理,鮑春來明白了演戲和打球一樣,都要放鬆心態,愛思考的他又露出了富有哲理的一麵:“這就是生活。”
如此這般自我領悟之後,看過羽毛球運動員鮑春來的表演後,大家得出的結論驚人的一致:小鮑很不一樣啊。“這樣的評價,最近我也聽得挺多的。我覺得有點奇怪,就是應該不一樣,不同的領域就是應該有不同的狀態嘛。”也許,鮑春來並沒有聽出其中大家驚訝甚至有點驚豔的意思,讓他在意的是一位演藝圈前輩的評價。“他看了我的表演後,說我有兩個特點:簡單、幹淨。”就兩個簡單的詞語,小鮑並不明白其中是褒是貶。“之後,我問了周圍的朋友,明白了前輩是說我的表演中沒有太多誇張的東西,這才明白原來是在誇我。”
鮑春來說,對於剛進入表演這個門檻的自己,如今正處於一個進步很快的時期。“就好像學球一樣,剛開始的兩個月,進入很快,但是越往上走,就會越難提高。”而且,此次出演的話劇,角色類型也跟自己很像,演起來很自然也得到了肯定。所以,鮑春來很垂涎“高難度”的角色,“比如說,刻畫一個跟自己有15到20歲年齡差距的角色,跟我的性格完全不一樣的,這就需要經驗和技巧了。”但是,他明白,就自己現在的功力而言,尚不具備挑戰“高難度”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