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將相關參考文獻部分列舉如下(接上篇):
[1]李鵬,劉建峰,李磊磊,任華興,楊東升,李媛媛.空間站燃料電池係統中某液路切換閥密封失效問題分析及改進[J].液壓與氣動,018(11):70-75.
[1]任孟,徐新宏,方晶晶,江璐,巴劍波.微重力燃燒特點及空間站火災預警技術分析[J].山東化工,018,47(1):116-119.
[1]劉將輝,李海陽,張亞坤.空間站平均力矩平衡姿態的氣動力矩影響[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018,40(05):0-6.
[1]屈子琪,徐宇新,薑萌,任孟,王軍龍.用於空間艙火災預警的氣體檢測技術研究[J].載人航,018,4(05):654-661.
[1]陳超.基於PI總線的空間站對接機構自動測試係統硬件平台設計[J].載人航,018,4(05):679-68.
[1]張翔,HANK Paul,AYH Randall,季江徽,馬月華.基於調頻廣播信號的空間碎片探測方法[J].文學報,018,59(05):70-8.
[1]武耀,馮咬齊,馮國鬆,楊江,魏博.空間站吸聲降噪設計的仿真評估與驗證[J].航器環境工程,018,5(04):0-5.
[1]範炳輝,李長春,杜成斌,邵國建.空間站超大型桁架結構優化設計研究[J].計算機仿真,018,5(07):-6+116.
[1]賀雲,張飛龍,劉明洋,徐誌剛.空間站對日定向裝置試驗台的控製器設計與精度考核[J].宇航學報,018,9(06):674-68.
[1]唐林江,張寶林,陳滔,張彬彬,萬成安.應用於空間燃料電池的氫技術研究進展[J].空間電子技術,018,15(0):87-94.
[1]王帥,張海聯,陸彬.基於協同的空間站運營飛行任務規劃方法研究[J].載人航,018,4(0):-9.
[1]彭坤,楊雷.利用地月間空間站的載人登月飛行模式分析[J].宇航學報,018,9(05):471-481.
[1]裘嶽良,曹海春,毛新宇.基於空間站有效運用的探討[J].現代信息科技,018,(05):19-0.
[1]師帥,李九人,張海聯,張高飛,曹永奎.空間站艙內飛行器總體設計及試驗方案研究[J].載人航,018,4(0):16-170.
[1]張海峰,孫立臣,孫立誌,劉恩均,汪力.空間站用高溫截止閥氦質譜檢漏技術研究[J].真空,018,55(0):45-48.
[1]東華鵬,王亞軍,安雪岩.可重複使用空間站補給方案設想[J].宇航總體技術,018,(0):-6.
[1]閆海江,靳永強,魏祥泉,肖餘之.國際空間站在軌服務技術驗證發展分析[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018,48(0):185-199.
[1]張宇,周立,孔靜,韓意,段成林.長期姿控擾動情況下空間實驗室軌道影響分析及建模[J].宇航學報,017,8(1):17-180.
[1]曹文斌.一種空間站大麵積柔性電池翼等效模型快速分析方法[A].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南京航空航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製國家重點實驗室.第十二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南京航空航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製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振動工程學會,017:7.
[1]王夢,王華,李海陽.麵向補給任務的空間站共軌飛行器部署研究[J].載人航,017,(05):58-588+596.
[1]吳誌強,高峰,鄧一兵,卞強,董文平,劉向陽,周抗寒,李英斌,趙成堅.空間站再生生保關鍵技術研究[J].航醫學與醫學工程,018,1(0):105-111.
[1]孫曉君,尹玉梅,趙曉淩.國際空間站訪問飛行器接口標準探究[J].中國航,017(06):-6.
[1]張文星.空間試驗單元重複對接鎖定與分離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