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體能訓練(1 / 1)

給嬰兒選擇玩具

可以給9個月的嬰兒一些能夠拆開,又能夠再組合到一起的玩具,讓他拆了再裝,裝了再拆,他會感到有意思。但是拆開的玩具一定要足夠大,如果太小,孩子會把它放在口中吞下去或塞入耳朵眼和鼻孔裏,發生危險。最好給他一個收藏玩具的大盒子或籃子,這樣玩具比較容易保存。每次玩時,可以讓孩子坐在大床上或地毯上,也可以讓他坐在小桌子旁邊的小椅子上玩。讓他自己從玩具盒裏拿出玩具,玩過之後再自己放回原處,當然,在開始訓練他這樣做的時候,大人要幫助他,使他逐漸形成習慣。再大一點兒,他就可以完全自己做了。

與嬰兒一起做遊戲

爬行拉物運動

家長可以在大床上放些玩具,引逗寶寶來回爬行。還可以用電動玩具引逗孩子捕捉。這樣,孩子爬來爬去,一會向前,一會後退,可以訓練大腦指揮肌肉協調運動,擴大寶寶認識周圍世界的視野,促進大腦發育,有的專家認為,讓孩子先學會爬,再學習走,有益於孩子語言的發展。

拉抽屜

拿一樣寶寶喜歡的玩具,告訴他放在桌子抽屜裏,不要把抽屜關得太嚴,讓玩具外露一點,然後讓孩子拉開抽屜,取出喜愛的玩具。反複多次可以訓練孩子手臂的運動,理解物與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促進解決簡單問題的思維發展。

嬰兒的動作訓練

9個月的孩子如果已經能夠扶著床欄站得很穩了,就該訓練他扶著床欄橫著走。這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也很不容易,這畢竟是小兒跨出的第一步,但是必須這第一步,以後才能夠扶著床欄走來走去。開始家長可以拿著有趣的玩具在床欄的一頭引逗孩子,孩子為了拿到玩具,就要想方設法地移動自己的身體,如果失敗了,家長要鼓勵他,如果成功了,家長要讚揚他。

本月要繼續訓練孩子手的動作。如把小棍插進孔裏,再拔出來;把玩具放在小桶裏,再倒出來;兩手同時拿玩具並將東西換手拿。鍛煉小兒同時對兩種物體做出兩種動作,手眼協調一致。還應訓練他學用杯子喝水。

大人可以通過遊戲來訓練孩子。當著孩子的麵,讓他眼睛看著,把玩具藏起來。然後告訴他“沒了!”吸引孩子到處找,這樣可以培養他追尋和探究的興趣。

嬰兒的語言訓練措施

9個月的孩子不但要教他聽懂詞音,而且該教他聽懂詞義,家長要訓練孩子把一些詞和常用物體聯係起來,因為這時小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已經會用動作來回答大人說的話了。比如,家長可以指著電燈告訴孩子說:“這是電燈。”然後再問他:“電燈在哪?”他就會轉向電燈方向,或用手指著電燈,同時可能會發出聲音。這雖然還不是語言,但對小兒發音器官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為模仿說話打下基礎。

家長還可以聯係吃、喝、拿、給、尿、娃娃、皮球、小兔、狗等跟孩子說簡單的詞語,讓他理解並把語言和物體或動作聯係起來。

嬰幼兒係列健身操的做法

寶寶俯臥,兩肘支撐身體,家長在孩子身後用雙手握住寶寶的兩隻小腿,將雙腿提起約30度。此時應讓寶寶雙手用力支撐,並向上抬頭。可鍛煉臂力和頸肌。

促使嬰兒手腳活動的方法

母親在懷孕時能感到胎動,是因為嬰兒在宮內時手腳可以自由活動。出生後嬰兒的手腳多呈屈曲狀態,但活動機能很好,左右也對稱。手腳活動是嬰兒的一種生理現象,以此來表達情感和願望,產生熱量、體會身體的感覺等,這些都可促進大腦的發育。所以,要促使嬰兒手腳活動,不要用衣被包裹或穿過多過緊的衣服,那樣會限製四肢的伸縮,特別在冬春季為了保暖時。不可包裹太緊,要使嬰兒在包內四肢也能活動自如。除了嬰兒自發的活動外,在清醒時,母親可輕輕地提著嬰兒的手腳作屈伸活動,並撫摸其手臂、手掌、大腿、小腿和足底,這種觸摸和被動活動是一種良好的刺激,通過神經傳給大腦,形成有利於發育的信號,是小嬰兒時期一種有效又簡便的早期教育,經過這種訓練的嬰兒一般智商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