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現實和理想(2 / 2)

但李昌浩不同,他是最純粹的朋友,吃喝玩樂,或者有什麼心事,隻要不是牽扯太多的都可以說,如果有什麼小麻煩也可以找這類朋友,因為不會牽扯利益,這類朋友幫忙也是不會計較回報的。

不交心的除外。

當然,太大的事情張放歌也不會找他。不是說第一類朋友就不能成為第二類朋友,但畢竟有利益的牽涉,會更密切,可有些地方也會疏遠。

第二類朋友也不是不可能變為第一類朋友,看你怎麼做了。

李昌浩苦笑:“哥,你玩我的是吧,我有空找你玩的時候你不見人,現在我沒空了,你倒是冒出來了”。

張放歌擺手:“我知道,你馬上要畢業了,在準備畢業論文和找實習地點”。

點了點頭,李昌浩有些苦惱的開口:“論文還好說,那是我自己的事兒,我自己能搞定,可實習地點,我哥安排好了我去實習的地方,總是被這麼照顧著,我什麼時候才能成長啊”。

張放歌拍了拍李昌浩的肩膀,安慰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我不認為你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即使這件事本身就應該這麼做”。

李昌浩摸了摸頭:“好繞啊,不過我能聽懂你的意思”。

大家都不是笨蛋,有時候同樣一件事情,一個外人和家裏人說的都一樣,但傾聽者會選擇聽從外人所說的。

這件事本身也很好理解,年輕人,大家都有熱血,不想靠家裏人的幫忙來證明你所獲得的成就。

但你不這麼做,並不代表著別人也不會這麼做,國情如此,社會如此。有時候你再努力,再有才華,也抵不過某人的一句話。

就像一個富二代和一個窮**絲,同時進入一間公司。我們不能說窮**絲一絲機會都沒有,富二代不努力,可能窮**絲會有機會。

但如果富二代也努力呢,同等的情況下,富二代比窮**絲的機會會更大,這算是比較美好的想法了。

可不是同等的情況下,也有差別對待的時候。既然你是既得利益者,那就不要非得證明什麼才去這麼做,因為這麼做的結果隻有兩種。

第一,一輩子不被人發現,那就被別人踩著往上爬,或許你也會成功,但你付出的將會更多。

第二,最後被人發現,當作有錢人的惡趣味。

收回手,張放歌安慰著開口:“你隻是一時的心裏不接受,以後會好的,但你要明白,現在所謂成功,已經不那麼純粹了”。

想了一想,繼續道:“要不這樣吧,等一段時間,我或許會有一個朋友,到時候你去他那裏實習吧,他們家的公司也蠻好的”。

“真的”?李昌浩疑惑著:“但什麼叫等一段時間我有一個朋友,現在他不是你的朋友嗎?如果不是,你這麼確定他會幫助我,你們認識時間也不長吧”。

“這你就不用管了”。

張放歌正了正神色:“我介紹你去,但你要明白,這與你哥介紹你去別的企業是同樣一個道理”。

有時候人很奇怪,親人幫忙的你抵觸,但朋友幫忙的你理所應當的接受。可這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區別在於一個是你親人,一個是你朋友,僅此而已。

唯一的不同,朋友可能是你自己認識的,但你同樣是靠別人的幫忙進去的。

李昌浩開心的笑著:“放心吧,哥,如果我能去你朋友的公司,我會努力做事的,不會給你丟臉的,而且我也不會再為這件事情糾結”。

張放歌點頭:“那就好。但你是為你自己做事,不是為我。我隻想你明白,你要想幹什麼,等你有這個能力的時候才能去做”。

在心中補了一句:“或許等你有能力的時候,這些事恐怕已經對你不重要了”。

電話鈴聲響起,張放歌接起來簡單的交談了兩句便掛斷了電話。

“昌浩,你先自己忙吧,我還有事兒,就先出去了,等我聯係好了會給你打電話的”。

“好的,哥,你去忙吧”。

張放歌轉身出門,撥通了剛才打過來的電話:“李先生,您說個地點吧,我馬上就過去.....”。

滿地打滾求支持,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